[发明专利]一种白色颖壳大麦品种的培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4379.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44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乔海龙;沈会权;陶红;臧慧;栾海业;张英虎;陈和;陈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A01H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张素卿 |
地址: | 22400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色 大麦 品种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是一种白色颖壳大麦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用啤酒大麦品种盐麦3号作父本,用啤酒大麦品种苏啤3号作母本,进行人工杂交配组,F1代进行花药培养及EMS诱变处理,对其诱变处理后代进行连续多代的外观性状、产量的选择,培育出抽穗至灌浆期间颖壳及叶耳均是白色、产量水平高、抗病,熟期适中、适应性广,综合性状优良的特色大麦新品种盐08036。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白色颖壳大麦品种的培育方法,属于植物育种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专用于筛选特异大麦品种。
二、背景技术
大麦是世界第四大禾谷类作物,种植范围广,集酿造、饲用和食用于一身,近几十年来,世界大麦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是谷类作物中增长最快的,平均增长率达80%以上。我国大麦品种改良工作尽管起步晚,种质资源缺乏、仪器设备和育种手段落后,但通过大量引进国外高产优质种质资源和育种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大麦育种水平已逐步接近国外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江苏是我国啤酒大麦的主产区之一,“十一五”以来,江苏省大麦育种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大麦育种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先后选育出一批高产、优质、抗病的大麦新品种,为我国大麦产量的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丰富和提高,我国的啤酒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世界上第一啤酒生产和消费大国,啤酒大麦原料60%以上依靠进口。同时,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也对饲料需求量增加,大麦也是较好的饲料原料。这就要求国内大麦育种及生产工作必须符合实际需求,并逐步满足啤酒及饲料生产的缺口。然而,混乱的市场经营严重影响和扰乱了正常的种子市场,导致正规种子企业和育种者蒙受巨大损失。如若在品种外观特性特征上有明显及典型的区别,将有助于真假种子的快速鉴定,保护种子企业及育种者的合法权益,从而保护农民不受假冒伪劣种子的坑害,整体提高大麦生产水平。
三、发明技术内容
技术问题
本发明针对现有大麦品种选育中,大麦品种生长期外观性状不显著,区分鉴别困难,种子市场假冒套牌品种较多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销售,给育种者、农民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等问题,提供一种白色颖壳大麦品种的培育方法,培育并筛选鉴定出适应在黄淮地区生长的,白色颖壳大麦品种。
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色颖壳大麦品种的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用盐麦3号作父本,苏啤3号作母本,进行有性杂交,有性杂交F1进行花培及EMS处理后获得保藏号为CGMCC No.12660的M2代白色颖壳的大麦M20080805,将其进行自交繁殖,选择:株型紧凑,株高67-80cm,全生育期208-213天,基部茎杆直径0.25-0.35cm,穗下节长13.5-15.0cm,穗长6.0-7.0cm,抽穗至成熟前颖壳及叶耳均为白色,通过在选种圃中种植鉴定,获得M3代的白色颖壳优良单株。
将所得述M3代的优良单株再自交,2行区/株系,行距30cm,株距2cm,在选种圃中进行选M4代产量与对照苏啤3号相近,农艺性状要求株高67-80cm、株型紧凑、抽穗至成熟前颖壳及叶耳均为白色、亩有效穗52-62万个的白色颖壳单株。
在所述选种圃中进行选择单株后,再在室内考种时选留千粒重36g以上的单株,直到M4代育成了白色颖壳大麦品种。
所述一种白色颖壳大麦品种的培育方法,育成白色颖壳大麦新品种定名为盐08036,该品种特征在于:该品种半冬性,幼苗半直立,最低位叶叶鞘无茸毛,叶色绿,抽穗至成熟前颖壳及叶耳均为白色,亩有效穗52-62万个,抽穗期与苏啤3号相近,全生痛期207-212天;穗姿直立,麦穗呈二棱,穗塔形,穗长6.0-7.0cm,每穗实粒数24-30粒,千粒重36-40g。
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未经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43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捕获漂浮铜藻的装置及其构建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病小麦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