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互联网购票的轨道交通检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33659.0 | 申请日: | 2017-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5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孜学;王坚强;易立富;杨捷;余颜丽;虞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B11/00 | 分类号: | G07B11/00;G07C9/20 |
| 代理公司: | 成都惠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5 | 代理人: | 刘勋 |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互联网 购票 轨道交通 检票 方法 | ||
基于互联网购票的轨道交通检票方法,涉及轨道交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本发明包括下述步骤:A、票务中心服务器将所有用户ID信息镜像至各车站的车站服务器,并使其默认状态为未激活;B、票务中心服务器将该用户出发站的车站服务器内的该用户ID状态置为激活;C、用户在出发站检票进站时,检票闸机扫描用户所持二维码;D、出发站的车站服务器在已激活的用户ID范围内检索和匹配提取的用户ID;E、用户检票出站时,检票闸机扫描用户所持二维码;F、出站点车站服务器将该用户ID及其出站站点上报至票务中心服务器。本发明优化了出站流程,提高出行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售检票系统基本都采用了AFC(Auto Fare Collection)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系统是通过计算机、统计、财务等专业的综合运用,来实现轨道交通的售票、检票、计费、收费、统计、清分和运行管理等全过程的自动化系统。
AFC自动售检票系统的便捷和准确性大大优于传统的纸票售票方式,它可以克服人工售检票模式中固有的速度慢、财务漏洞多、出错率高、劳动强度大等缺点,在防止假票,杜绝人情票,防止工作人员作弊,提高管理水平,减轻劳动强度,不仅是地铁和交通系统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体现。
但当前采用“一卡通”或者其它实体票介质进出站的AFC系统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通过调研发现在北京、上海等城市客流密集的大型轨道交通车站内,虽然摆放有大量自动售票机,但任不能满足客流需求,造成大量人群在自动售票机前排队购票,在购票环节行成人流拥堵。
2、通过自动售票机使用现金购票的过程相对繁琐,出票速度较慢,或者自动售票机出现故障等问题都是触发人流拥堵重要因素。
3、采用传统AFC系统,地铁(轨道交通)运营公司都有固定工班以及人员对自动售票机、进出站闸机进行清票工作以及现金清点、零钞存放等。AFC系统对人工以及票介质都是巨大的消耗。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也有部分城市推出了轨道交通互联网购票系统,但该互联网购票系统只能通过互联网进行购票,并在车站专属的互联网出票机上进行车票打印或者出票,该系统并未实现互联网购票后直接检票进出站的环节。故购票者任然可能在互联网出票机前形成客流拥堵。
如何解决互联网购票后快速进出站以及进站后任意变更出站点等问题是本专利将重点提交的解决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安全快捷的轨道交通检票方法。
本发明解决所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互联网购票的轨道交通检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A、票务中心服务器将所有用户ID信息镜像至各车站的车站服务器,并使其默认状态为未激活;
B、依据订票用户的订票出发站信息,票务中心服务器将该用户出发站的车站服务器内的该用户ID状态置为激活;
C、用户在出发站检票进站时,检票闸机扫描用户所持二维码,从二维码中提取用户ID,并传送用户ID至出发站的车站服务器;
D、出发站的车站服务器在已激活的用户ID范围内检索和匹配提取的用户ID,若匹配失败则保持检票闸机关闭;若匹配通过则开放检票闸机并将该车票状态更改为未激活,并将该用户进站信息上报至票务中心服务器;
E、用户检票出站时,检票闸机扫描用户所持二维码,从二维码中提取用户ID和防伪验证码,并对提取的防伪验证码与本地存储的防伪验证信息进行匹配测试,若匹配失败则保持检票闸机关闭,若匹配成功则开放闸机并传送用户ID至出站点车站服务器
F、出站点车站服务器将该用户ID及其出站站点上报至票务中心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365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