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种植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32949.3 | 申请日: | 2017-0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81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东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禾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A01G17/00;A01C1/00;A01C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11 | 代理人: | 郑自群 |
| 地址: | 679105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豆杉 银杏 间作 种植 方法 | ||
1.一种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育苗
1)红豆杉育苗
在9~10月采收红豆杉果实,搓去红色假种皮和果肉,洗净,晾干,将种子与湿沙混合贮藏20~50天;将种子与沙分离后,将种子置于-10~-15℃的环境下30~40天;再将种子置于28~30℃的环境下40~45天;再将种子置于-18~-22℃的环境下20~35天;
将红豆杉种子在体积比为1:1的乳酸乙醇溶液中浸泡20~30min,然后将种子置于水中浸泡12~36小时,再将种子与沙混合,沙的湿度为60%~70%,置于25~35℃的环境下催芽,种子出芽后,撒种至苗床上,浇足水,苗床上覆盖拱棚,幼苗出土后长至5~10cm每亩施尿素10~15kg,红豆杉苗长至30~50cm进行移栽;
2)银杏育苗
将银杏种子置紫外线下照射10~24小时,再用γ射线照射10~15小时;将γ射线照射后的种子置水中浸泡8~16小时,然后将种子与湿沙混合后置于20~30℃的环境中催芽,种子出芽后,将种子种入育苗袋中,育苗袋置于苗床上,并在苗床上加盖拱棚,苗高30~50cm进行移栽;
S2、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多,土壤疏松、湿润、微酸性或中性、排水优良的壤土或砂土作为种植地;在冬季向种植地施农家肥2000~3000kg/亩、生石灰200~300kg/亩,将土地深翻,来年开春将土块打碎,整地起垄,垄宽100~120cm、垄高20~30cm、垄沟宽50~60cm;
S3、苗木栽培
在垄上间隔150~180cm开挖种植穴,穴深30~40cm,并在垄上铺设滴灌管,滴灌管上设置滴头,所述滴头设置在种植穴处,在每个种植穴内施钙镁磷肥10~20g和农家肥400~500g;3~4月份按一垄红豆杉一垄银杏或两垄红豆杉三垄银杏的方式将红豆杉苗和银杏苗栽种在种植穴内;红苗杉苗和银杏苗栽种后浇足定根水;
S4、田间管理
苗木栽种后一个月内通过滴灌管向苗木连续供水,保证苗木成活;在每年5~6月份,向种植地内每亩撒种野豌豆10~15kg;当野豌豆进入花期时,将野豌豆压青;
每年6月将氮肥、磷肥和镁肥按重量比5:3:2混合后溶于水中通过滴灌管向红豆杉和银杏施肥,每亩施肥20~50kg;每年8月将氮肥、钾肥和钙肥按重量比4:2:0.5混合后溶于水中通过滴灌管向红豆杉和银杏施肥,每亩施肥30~50kg;每年10月将锰肥、钼肥、铜肥和锌肥按重量比2:0.5:1:0.5混合后溶于水中通过滴灌管向红豆杉和银杏施肥,每亩施肥2~5kg;在每年7月向银杏叶喷施叶面肥;
银杏当年落叶后,将银杏的顶芽摘除,促进第二年开春后银杏侧芽的萌发;
S5、采收
红豆杉移栽后第三年开始采收枝叶用于紫杉醇的提取;银杏移栽后第二年开始采收银杏叶用于制作银杏提取物或用作中药饮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滴头环形设置在种植穴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苗袋为无纺布育苗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红豆杉苗移栽时将红豆杉苗的主根剪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银杏苗移栽时将银杏苗的主根剪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为硝酸铵、硝酸钙或尿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磷肥为过磷酸钙或重过磷酸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钾肥为硫酸钾、磷酸二氢钾或磷酸氢二钾。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锰肥、钼肥、铜肥和锌肥分别为硫酸锰、钼酸铵、硫酸铜和七水硫酸锌。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豆杉与银杏的间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肥是硒蛋氨酸、乳酸和氯化镁的水溶液,其组成的重量比为硒蛋氨酸:乳酸:氯化镁:水=1:5:3: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禾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云南禾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9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斛盆栽种植方法
- 下一篇:一种毛酸浆育苗移栽新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