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2667.3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70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周厚成;胡昌江;何芳;李文兵;黄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89 | 分类号: | A61K8/9789;A61K8/23;A61Q19/00;A61K36/489;A61P17/10;A61K33/04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吕玲;钱成岑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属化妆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及其应用。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各种原料药重量份包括:川芎提取物0.01‑10份、苦参提取物0.01‑20份、玄明粉1‑8份。川芎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增强皮肤的新陈代谢更新;苦参抗菌消炎、可有效杀除螨虫、丙酸杆菌等,缓解皮肤瘙痒;玄明粉清火解毒,起到排毒养颜作用。三味中药科学配伍,经现代科技制备而成,经临床实践证明,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祛痘组合物可用于祛痘皮肤外用剂,对皮肤天然安全不刺激,可有效祛除各种痘肌,恢复痘印肌肤红润光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用化妆品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含天然祛痘成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痤疮俗称青春痘,是发生于青春期和成年期的皮脂腺慢性疾病,主要由皮肤正常细胞内寄菌痤疮杆菌引起。痤疮杆菌是一种厌氧菌,当皮脂阻塞毛囊,皮肤无法正常呼吸,痤疮杆菌就会以每秒近万次的分裂速度繁殖,从而加剧毛孔堵塞,使病变部位更广、更深。痤疮主要发生皮脂腺丰富的部位,面部,颈部,前胸后背等,痘痘的表现从轻到重是白头黑头粉刺、炎性丘疹和脓疱、囊肿和结节,部分人群会遗有瘢痕,严重者可导致毁容。
市面上的祛痘产品按有效成分的来源分,可分为纯中药草本提取物添加及含有化学合成原料添加的。祛痘化妆品有效成分的来源、种类和含量不仅决定祛痘效果的优劣,还一定程度上影响消费者的健康。目前市面上,某些祛痘产品为追求显著的效果,往往加入了一些对皮肤有较大刺激作用的抗生素、激素或化学物质等祛痘有效成分,比如,氯霉素、盐酸金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多西环素、盐酸美满霉素、二水土霉素、甲硝唑等药用抗生素、地塞米松磷酸钠药用糖皮质激素、水杨酸等。
公开号CN 103536716 A的专利公布了《一种祛痘美白溶液》和公开号CN103070804A的专利《祛痘净肤液》,其公布的祛痘有效成分均仅为水杨酸;公开号CN103479661 A的专利《一种美白祛痘祛斑美容药》,其公布的祛痘有效成分氯霉素注射液、阿咖酚散、林可霉素利多卡因凝胶、复方酮康唑软膏,均为化学添加的抗生素类、糖皮质激素类祛痘成分。然而,含有激素的产品长期使用易形成皮肤依赖性皮炎,抗生素易产生耐药性,水杨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此类祛痘产品使用虽然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易反弹性、依赖性强、不持久。《化妆品卫生规范》(2002年版)规定抗生素类和糖皮质激素类为禁用物质,水杨酸为限用物质。
因此,研制一种更为安全、温和、有效的祛痘化妆品已成迫切需求。中药化妆品选用中草药天然草本提取有效成分,天然、环保、安全性、温和不刺激,满足人们崇尚自然、回归传统的发展潮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药祛痘组合物,该组合物根据中医理论,通过现代工艺提取制备而成,可充分发挥川芎、苦参、玄明粉各味中药功效,天然、效果好、无刺激。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中药祛痘组合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祛痘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川芎提取物0.01-10份、苦参提取物0.01-20份、玄明粉1-8份。
作为优选,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川芎提取物0.05-5份、苦参提取物0.1-5份、玄明粉2-5份。
更进一步优选,一种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
川芎提取物0.1-2份、苦参提取物0.1-3份、玄明粉2-4份。
本发明中,祛痘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川芎提取物制备:川芎药材经水提,收集滤液,滤液经醇沉,取沉淀部分,去离子水溶解即可,作为组分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