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2525.7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庭超;李阳;蒋权杰;符伟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9;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张秋红 |
地址: | 310051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合 左手 操作 可调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包括导管管体、手柄组件、鲁尔接头,手柄组件包括握持手柄、滑动机构和滑动控制机构;导管管体近端穿过握持手柄空腔并与鲁尔接头连接;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握持手柄空腔内或滑动控制机构内的滑动基体、配合在滑动基体上沿握持手柄轴向滑动的滑动件,滑动件固定连接牵引丝;滑动控制机构包括与滑动件连接的连接件、与连接件连接并调整滑动件位置的驱动调整件,驱动调整件设置在方便左手手指操作的握持手柄的近端。本发明实现左手操控手柄,右手操控导丝,提高导丝试探进入靶血管的效率,简化了操作步骤,使操作者更方便快捷地超选靶血管,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降低X射线对病患的辐射危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可调弯导管,尤其涉及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
背景技术
由于介入手术对人体的损伤较小、且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是近些年来迅速兴起并推广的医疗技术,导管作为介入手术的辅助器械,主要为导丝提供通道,通过调整导管远端的位置使导管头端指向靶血管入口,将导丝导入到靶血管内。根据导管预期用途不同,导管远端预塑形成不同的弯曲形状,使其与特定病变部位的解剖学形态相适应,便于导管远端在人体内对准该病变部位,如肾动脉导管、桡动脉导管、翻山导管等。然而因人体生理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预塑形的导管也无法完全适配所有临床需求,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头端可调弯的导管,可以通过操控手柄使导管远端反复的在不同角度间弯曲,以适应不同的生理解剖学形态。
现有技术中可调弯导管均是通过操控手柄以实现管体远端自由弯曲。在超选靶血管的手术过程中,操作者通常根据靶血管的结构形态将管体远端管体反复调弯,直至弯曲角度符合靶血管的生理结构特征。然后再锁定管体远端的弯曲角度,通过反复扭转管体使管体头端的端口对准靶血管入口,最后在手柄近端操控导丝,使导丝沿管体进入到靶血管内。
现有技术中有一种直形可调弯导管,其手柄上的驱动部件位于手柄握持部位(握持手柄)与管体之间,而导丝进出孔设在手柄近端。在导丝超选靶血管的手术过程中,操作者通常使用右手操控导丝,也需要右手操作手柄以实现导管的调弯功能,所以很难同时操控手柄与导丝。只能先通过手柄调整管体头端弯曲角度并锁定,根据DSA成像技术判断管体头端的大致指向方位,然后再操控导丝尝试进入靶血管。若靶血管结构复杂,则很难判断管体头端是否对准靶血管入路,这样就需要反复在操控手柄与操控导丝间切换,不能同步调整管体头端弯曲角度与操控导丝,导丝试探进入靶血管的效率较低,延长了手术时间。
现有技术中还有另一种Y型分叉手柄可调弯导管,这种Y型手柄无合适的握持部位,其手柄驱动部位位于管体与导丝进出孔的下方,一般需双手操控手柄,通常采用左手固定手柄主体,右手操控驱动部件以调弯导管头端的角度,同样无法同时进行操控手柄与导丝。
传统的超选手术过程中,医生的操作习惯是:左手握导管、右手操控导丝,经过反复的旋转、滑动配合来调节导丝的前进方向。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可调弯导管只适合右手操作,这样就不太符合左手操作导管、右手操作导丝的操作习惯,并且操作过程中需要反复不断的调整导管的角度与旋转方向,每一个角度和方向都要推送导丝,通过导丝前进的方向判断导管的口端是否指向分支血管。如果调弯导管只能适合右手操作,则需要使用右手调弯每个角度和方向后,再用右手推送导丝以观察导丝的前进方向,需要耗费较长的操作时间;或者双手交叉操作,但这样不符合操作习惯,可能带来较大的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左手操控调弯的可调弯导管,实现左手操控手柄,右手操控导丝,能同时调整管体头端弯曲角度与操控导丝,提高导丝试探进入靶血管的效率,简化了操作步骤,使操作者更方便快捷地超选靶血管,缩短了手术操作时间,降低X射线对病患的辐射危害。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适合左手操作的可调弯导管,包括穿装有牵引丝的导管管体、手柄组件、鲁尔接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5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