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BIM的智能化监测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32035.7 | 申请日: | 2017-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 发明(设计)人: | 黄林冲;梁禹;陶臣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B21/32 | 分类号: | G01B21/32 |
| 代理公司: | 广州天河万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18 | 代理人: | 刘强;陈轩 |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bim 智能化 监测 系统 | ||
1.一种基于BIM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GPS及传感器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无线远程传输模块、基于BIM技术的后台服务管理模块和显示模块,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短距离无线发射接收装置,所述的基于BIM技术的后台服务管理模块包括数据库模块、BIM模块、GIS信息模块、VR、AR模块和健康监测模块、基础信息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手机显示、计算机显示和平板电脑显示;
所述的数据库模块能够将通过无线远程传输模块传输过来的数据进行处理保存及数据形式的转换,以供后续其他处理模块使用;所述基础信息模块包括地勘基础资料,基坑周边环境包括地下管线、周边建构筑物等资料,基坑设计二维CAD模型以及其他建立BIM模型时所需要的基础资料;所述的BIM模块能够基于基础信息模块的基础资料建立3D空间模型,也能够基于3D空间模型结合时间信息,构成4D模型,并能够将数据库中监测信息导入所建模型中,将模型中理论设计和实际监测相结合,更直观反映基坑现场存在的问题;所述的GIS信息模块主要是获取基坑周边信息,所述的GIS信息能够与BIM模型结合,实现基坑的三维可视化展示,从而更加有效地实现基坑施工的全面健康的监测和分析;所述的VR、AR模块能够与BIM信息模块相结合实现对基坑虚拟场景、现实虚拟结合场景提供平台和条件,实现对基坑健康及分析的进一步条件;所述的健康监测模块能够根据数据库模块或者BIM信息模块提供的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处理得到基坑监测存在风险项目的数据并与模块本身所设安全阈值对比,得出相应的预警、警报结果,此后进一步提供相应的处理决策的意见和建议供参考;
所述的数据库模块、BIM模块、GIS信息模块、VR、AR模块和健康监测模块、基础信息模块均可以以BIM模块为基础实现各个模块之间的互通和数据的传输,且各个模块之间数据是相互关联的,即对其中一个模块的数据进行修改或者完善,其他模块的数据将自动进行修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基坑监测所需的变形监测传感器、内力监测传感器、裂缝监测传感器和地下水位传感器,所述的传感器在既有的数字接口和通信协议的基础上加装自组网通信模块,所述GPS模块可以对基坑监测的测点进行准确定位,将GPS模块和传感器模块结合,不仅可以将监测数据传输到数据采集模块,而且还能将监测数据与所对应的监测点的具体位置即具体坐标一一对应构成整体数据进行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包括数据采集装置和短距离无线发射接收装置,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内置符合IEEE802.15.4无线协议的ZigBee嵌入式模块,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能够监测数据进行自动采集、存储和预处理,剔除大量的无效和无用的数据;所述的数据采集模块和GPS模块、传感器模块组成多级分布式无线通信网系统,所述传感器节点可根据施工需要任意增加删减节点,不影响整个系统的正常工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智能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显示模块包括手机显示、计算机显示和平板电脑显示,所述的显示模块是与基于BIM技术的后台服务管理模块相连,能够将后台服务管理模块的数据进行显示分析,手机显示和平板电脑显示让管理人员即使不在施工现场也能够对现场基坑的各种情况了如指掌,并对项目进行管理指导、进行相关的决策和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20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