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打电话开门的防盗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31717.6 | 申请日: | 2017-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65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陈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紫洋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打电话 开门 防盗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盗门,具体涉及一种打电话开门的防盗门系统。
背景技术
出入口门禁安全管理系统是新型现代化安全管理系统,它集微机自动识别技术和现代安全管理措施为一体,它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它是解决重要部门出入口实现安全防范管理的有效措施。适用各种机要部门,如银行、宾馆、机房、军械库、机要室、办公间、智能化小区、工厂等。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门禁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它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它在工作环境安全、人事考勤管理等行政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该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相应的辅助设备可以进行电梯控制、车辆进出控制,物业消防监控、保安巡检管理、餐饮收费管理等,真正实现区域内一卡智能管理。门禁系统又称出入管理控制系统.是一种管理人员进出的智能化管理系统.概括就是:管理什么人什么时间可以进出哪些门,并提供事后的查询报表等等,常见的门禁系统有:密码门禁系统,非接触卡门禁系统,指纹虹膜掌型生物识别门禁系统及人脸识别门禁考勤系统等的总称,门禁系统近几年发展很快,被广泛应用于管理控制系统中。
现有的防盗门,不管是通过传统的钥匙开锁还是通过电子标签作为钥匙开锁,总是需要携带一件作为钥匙的物品,因此,无论是机械式钥匙还是电子标签钥匙,都有忘带的可能,一旦忘带钥匙,开锁十分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防盗门,不管是通过传统的钥匙开锁还是通过电子标签作为钥匙开锁,总是需要携带一件作为钥匙的物品,因此,无论是机械式钥匙还是电子标签钥匙,都有忘带的可能,一旦忘带钥匙,开锁十分麻烦,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电话开门的防盗门系统,解决现有的防盗门不管是通过传统的钥匙开锁还是通过电子标签作为钥匙开锁,总是需要携带一件作为钥匙的物品,因此,无论是机械式钥匙还是电子标签钥匙,都有忘带的可能,一旦忘带钥匙,开锁十分麻烦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打电话开门的防盗门系统,包括电子锁,还包括电子锁上连接的处理器,处理器上还连有校验模块,校验模块与通信模块连接;
处理器:接收校验模块发送的校验结果,根据校验结果控制电子锁动作;
校验模块:接收通信模块发送的通信信息,对通信信息进行校验,将校验结果发送给处理器;
通信模块:与手机进行通信,将通信信息发送给校验模块。用户在需要开锁时通过手机与通信模块建立连接,通信模块获取手机的通信信息,将手机的通信信息发送给校验模块,校验模块对通信信息进行校验,将校验结果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根据校验结果控制电子锁动作;校验模块具有两种校验模式,一是读取手机的终端信息,如手机号进行校验,二是检测手机发送的秘钥是否匹配,且可设置为两者中任一符合即通过校验,或两者均符合才通过校验。
所述通信模块连入移动通信网络。通信模块与手机之间采用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便于读取手机的手机号,同时只需要一张手机卡即可激活通信模块,适应性强,信号稳定。
所述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数据输入模块。方便用户对系统校验标准进行更改。
所述处理器上还连接有数据库,数据库还与校验模块连接。可预存多组校验的手机号和秘钥,方便用户在不同环境下使用,如可预存来访手机号,即使用一次后即失效,下次需要重新授权。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种打电话开门的防盗门系统,只需要用户携带手机即可,无需携带其他的钥匙;
2、本发明一种打电话开门的防盗门系统,在忘带手机时,可通过他人的手机输入密码的方式开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紫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紫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7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