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的废气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1254.3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1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丑;石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兴益莱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5 | 分类号: | B01D53/75;B01D53/86;B01D53/72;B01D53/70;B01D50/00;B01D45/12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71 | 代理人: | 欧阳海燕 |
地址: | 3131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塑料颗粒 生产过程 废气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的废气处理装置,属于环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代生活对塑料的需求越来越大,废旧塑料的再生利用也成为趋势,将废旧塑料回收洗涤造粒是一种变废为宝、资源重新利用的做法。但再生造粒过程中,当温度超过200℃时,增塑剂及内部的低沸点杂质,会发生氧化分解,产生大量含有粉尘颗粒的有害气体,其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如苯、甲苯、苯乙烯、含氯有机物等,这些有害气体具有污染性,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不仅会对工作人员造成身体伤害,同时还会污染环境,故必须净化治理。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的废气处理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的废气处理装置,包括依次相连的光触媒净化塔、喷淋塔和吸收塔;所述光触媒净化塔侧壁设有进气管,所述光触媒净化塔内包括一光源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光源两侧的光触媒载体,所述喷淋塔内设有固定在同一转轴上的旋流板和喷淋管,所述旋流板下方设有与所述喷淋管相连的贮液箱,所述贮液箱上设有集水槽,所述贮液箱和喷淋塔内壁之间设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的溢流口与贮液箱的进液口相连,所述吸收塔内从下到上依次设有碱液层和活性炭层,所述吸收塔顶部设有净气出口管,所述净气出口管一侧设有污染气体检测器,所述污染气体检测器下方设有气体回流管,所述气体回流管上设有抽气机,所述气体回流管和进气管相连,所述喷淋塔一侧设有为所述光触媒净化塔、喷淋塔和吸收塔提供能源的太阳能装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气体回流管和净气出口管上均设有阀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收塔外壁下方设有控制柜,所述控制柜和污染气体检测器、阀门电联,当污染气体检测器检测到气体不符合排放要求时,控制柜便会分别向净气出口管和气体回流管的阀门作出关闭和打开命令,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气体重新返回至进气管,进行二次处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流板和喷淋管至少设有两组,且所述喷淋管上均匀布有喷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气管和光触媒载体之间设有气体分布器,能够将排进来的废气打匀,便于光触媒反应进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槽底部设有清污口,当沉淀物达到一定深度时,可打开清污口进行清除,保证沉淀槽正常运行。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吸收塔内还设有隔板,所述碱液层和活性炭层活动设置在所述隔板上,当碱液层和活性炭层达到饱和状态时就可以更换,节约了成本。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的废气处理装置,能够对再生塑料颗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进行深度处理,太阳能装置给整个处理装置提供了能源,降低了处理成本,喷淋后的液体经过沉淀处理后回收再利用,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1-光触媒净化塔;11-进气管;12-光源;13-光触媒载体;14-气体分布器;2-喷淋塔;21-旋流板;22-喷淋管;23-贮液箱;24-集水槽;25-沉淀槽;3-吸收塔;31-碱液层;32-活性炭层;33-净气出口管;34-污染气体检测器;35-气体回流管;351-抽气机。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兴益莱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兴益莱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12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