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Modelica的多人协同建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0913.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3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刘奇;沈炜鹏;邵进涛;郭俊峰;张和华;周凡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20 | 分类号: | G06F8/20;G06F16/21;G06F30/2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翁德亿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modelica 协同 建模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Modelica的多人协同建模模系统,包括一基于Modelica的系统模型库、一模型版多人协同开发模块、一基于web的模型数据管理模块、一基于云计算的仿真管理模块、一模型健康监控模块和模型设计与优化模块;系统模型库用于提交模型到模型版多人协同开发模块,模型版多人协同开发模块用于更新系统模型库的模型,模型版多人协同开发模块和模型数据管理模块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用户在模型数据管理模块提交仿真任务,仿真管理模块运行,模型健康监控模块用于实时监控该运行过程中结果参数变化情况,模型设计与优化模块提供多维视图展现仿真结果参数。本发明可以根据团队的需要动态调整不同的协同管理模式,以达到高效管理,和协同开发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仿真与建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人协同建模系统,其涉及对模型数据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背景技术
Modelica是国际仿真界于1997年提出的一种开放的全新多领域统一建模语言,它归纳和统一了先前多种建模语言,且融合了键合图的非因果建模思想、Java语言的面向对象技术和Matlab的数值与矩阵机制,因而具备极其强大的建模功能。面向对象性和非因果性是Modelica 语言最大的优点。面向对象的建模方法具有数据封装、分层、连接和继承等特征,易于减少错误的发生并容易实现模型的重用。所谓非因果性建模,就是以一种中性、自然的形式表达模型方程,从而不必更多的考虑计算顺序,避免了对模型方程的繁琐推导,从而提高了建模效率,并使部件模型易于被重复使用。Modelica语言采用陈述式、基于方程的非因果建模方法建立模型,通过定义接口,使模型接口标准化,因此采用Modelica建模可以使物理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既能完全独立又可互相统一。
目前,Modelica已经被奥迪、宝马、戴姆勒、福特、丰田、大众、德国宇航中心、法国空客、德国西门子、法国电力公司、ABB等不同行业公司所采用,广泛应用于汽车 、航空 、能源 、电力 、电子 、机械 、化学 、控制 、流体 等行业或领域以及嵌入式系统的建模与仿真。
但随着Modelica模型的不断发展,建模已不单单是一个人的事,这需要一个团队来开发一个模型,这就需要一个能够解决Modelica模型版本管理的工具。
在复杂的Modelica模型中,一般的版本管理管理工具(SVN、Git)都是基于文本式的版本管理,查看模型的时候只能看到文本视图,不能实时预览模型具体元器件的变化版本,这样工作起来效率就十分低下。尤其当一个模型的文件比较大的时候,现有的版本管理工具对大文件的支持,显示有先天性不足了。
另外,现有的协同建模技术中存在这安全机制问题,过往每个人都拷贝一份模型,在拷贝过程中就会出现不少安全隐患,这对安全性要求高的单位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Modelica的多人协同建模系,该系统可以根据团队的需要动态调整不同的协同管理模式,以达到高效管理,和协同开发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Modelica的多人协同建模模系统,其包括一基于Modelica的系统模型库、一模型版多人协同开发模块、一基于web的模型数据管理模块、一基于云计算的仿真管理模块、一模型健康监控模块和模型设计与优化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