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紫苜蓿的益肝作用及应用加工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0514.5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0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张莘;张义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健旭康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48 | 分类号: | A61K36/48;A61P1/16;A23L33/10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苜蓿 作用 应用 加工 技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益肝作用的牧草“紫苜蓿”的加工技术以及在食品、保健食品、天然药物、兽用保健品和兽用产品中的用途,具体地说,是新鲜和干燥紫苜蓿全草、深加工和提取物制备方法、紫苜蓿深加工产品、紫苜蓿提取物、紫苜蓿有效化学成分、紫苜蓿在制备益肝的功效保健品中的用途、紫苜蓿在制备肝炎的治疗药物中的应用以及动物益肝制品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肝脏是机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每天承受着大量的生物化学工厂的加工工作,对大量的经消化道吸收的食物和其它外来物质进行代谢处理加工,非常容易疲劳和受到损伤。肝脏损伤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病种。我国目前有超过一亿人的乙肝病毒终身携带者、数千万丙型肝炎病毒的携带者,其中约数千万人会转变成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每年因肝病而死亡的人约有数十万人。近年来由嗜酒、药物和各种有害因素而引起的中毒性肝脏损伤也日趋增多。每年用于治疗肝病的费用高达上千百亿元,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别是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负担。每个人都需要保持肝脏的健康,所以开发有益于肝脏健康的食品、保健食品和新药就非常迫切。
紫苜蓿(Medicago sativa L.):紫苜蓿是一种豆科苜蓿属植物。全国各地都有栽培或呈半野生状态。生于田边、路旁、旷野、草原、河岸及沟谷等地。欧亚大陆和世界各国广泛种植为饲料与牧草。
紫苜蓿在益肝保健食品和药品方面都没有应用,本发明这是发现了紫苜蓿在食品、保健食品和药品以及动物益肝产品中的新用途、加工方法以及含有的有效成分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紫苜蓿的新用途,即在制备肝炎治疗药物、保健食品和动物益肝产品中的新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肝炎治疗的药物。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益肝的保健食品。
本发明的目的还包括提供制备简便、益肝效果好的紫苜蓿提取物及其产品制备方法。
发明人按照口服制品的加工方法对紫苜蓿全草和各部位都进行了大量的深加工研究,包括紫苜蓿粥、紫苜蓿汤(药膳)、新鲜紫苜蓿嫩叶榨汁、干燥紫苜蓿嫩叶粉、紫苜蓿面包馒头等主食、紫苜蓿咖啡、紫苜蓿饮品、紫苜蓿饼干糕点等。在紫苜蓿生长的各个阶段都可以收获针对性植物部位制成对应的产品。
发明人参照《2003年度药物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药、天然物分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03年)、《新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国家药监局1993年)和《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卫生部2003年)等的肝炎治疗的药物评价方法以及保健食品评价方法,对紫苜蓿进行了提取物制备、药物剂型制备、动物效果评价研究。
发明人发现紫苜蓿的各个部位都有益肝的作用,这些部位是植物的全草(根和茎叶)和种籽。紫苜蓿全草可以切制全草为小段、净制、干燥。紫苜蓿籽为净制和干燥。
紫苜蓿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可以取紫苜蓿的各种部位1000g或适量新鲜全草,切段,加水煎煮三次,每次15分钟,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稠膏,继续干燥后,制细粉,即得。或喷雾干燥得细粉。本品为棕色的颗粒。
发明人发现,以紫苜蓿提取物进行口服给药和注射给药,都有明显的益肝效果,血清肝脏生化功能指标和病理指标都有明显的改善。
以紫苜蓿提取物进行治疗时,它可以以粉剂、颗粒剂、片剂、胶囊、丸剂和液体药剂等形式口服给药;也可以以注射液、栓剂、经皮制剂、喷雾剂等形式非经肠给药。紫苜蓿提取物的有效药剂,是通过与适当的药用掺混物,如赋形剂、粘合剂、渗透剂、润滑剂等混合而配制成的。
紫苜蓿提取物剂量随患者的病情、给药途径、患者的年龄和体重而改变。在口服给药情况下,剂量通常为成年人600~1000mg/天,优选为800mg/天。在保健食品应用方面也是同样的原则。
本发明的优点是:科学实验证明紫苜蓿有益肝作用。紫苜蓿作为牧草有数千年历史,有良好安全性。
另外,紫苜蓿产品的制备方法比较简单,植物生长特点也比较透彻,有规模化的种植基地,所以材料的来源和经济性都有保障。天然产物的市场认同性比较高,市场的接受度高,市场前景良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提供的实施例用于进一步阐明本发明,而不构成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
实施例1.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健旭康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健旭康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5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