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铝管连续挤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30487.1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50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王诗绮;王永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明睿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8/02 | 分类号: | B22D18/02 |
代理公司: | 郑州德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28 | 代理人: | 宋建勋 |
地址: | 453000 河南省新乡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挤压 模具 | ||
1.一种铝管连续挤压模具,包括凸模、凹模,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模上可拆卸设置有成型芯棒,所述凹模包括内部开设有倒锥台形凹模成型型腔的凹模基体、设在所述倒锥台形凹模成型型腔中心的成型垫片和贯穿所述凹模基体和所述成型垫片的凹模成型通孔,
所述成型芯棒包括硬质合金材质的成型芯棒基体和沉积在所述成型芯棒基体上的耐磨耐腐蚀涂层;所述成型垫片包括与所述成型芯棒基体材质相同的成型垫片基体和沉积在所述成型垫片基体上的所述耐磨耐腐蚀涂层;
所述耐磨耐腐蚀涂层为纳米氮化钛层、纳米碳化钛层或纳米碳氮化钛层,所述硬质合金为碳化钛铌钼合金、氮化钛铌钼合金或钨钛类合金,且该钨钛类合金包括下述质量百分数的组分:WC 78%~85%、TiC 5%~15%、Co 6%~10%;
所述成型芯棒基体和所述成型垫片基体的表面粗糙度Ra值均为0.01~0.1;所述耐磨耐腐蚀涂层的厚度为5微米~10微米;所述成型垫片的厚度为3毫米~8毫米;
所述凸模包括凸模基体、凸模成型凸台和贯穿所述凸模成型凸台和所述凸模基体的至少两个分流槽,所述凸模基体和所述凸模成型凸台一体设置,所述凸模成型凸台外端面开设有装配盲孔,所述凸模成型凸台与倒锥台形的所述凹模成型型腔配合形成铝液流通通道,
所述成型芯棒基体包括安装柄和与所述凹模成型通孔配合的定型内芯,所述安装柄和所述定型内芯一体设置,所述安装柄设置在所述装配盲孔内,所述安装柄与所述装配盲孔过盈配合;
所述钨钛类合金的组分中还包括NbC或TaC,且含有NbC或TaC的钨钛类合金基体中WC的质量百分数为82%~85%、TiC的质量百分数为 6%、Co的质量百分数为6%~8%,余量为NbC或TaC;
所述定型内芯的横截面为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所述凹模成型通孔的横截面为与所述定型内芯配合的圆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连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芯棒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
首先选用含有上述质量百分数组分的硬质合金材料进行加工制得成型芯棒胚体,
然后对所述成型芯棒胚体进行研磨、抛光处理,使得该成型芯棒胚体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0.04~0.1,得到抛光成型芯棒胚体;并对所述抛光成型芯棒胚体进行脱脂、除油处理得到具有洁净表面的所述成型芯棒基体;
然后采用化学沉积法以纳米氮化钛、纳米碳化钛或纳米碳氮化钛为原料,在具有洁净表面的所述成型芯棒基体上沉积厚度为5微米~10微米的耐磨耐腐蚀涂层;
最后采用流体抛光方法对耐磨耐腐蚀涂层进行精抛光,使得耐磨耐腐蚀涂层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0.01~0.04,制得所述成型芯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连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垫片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得的:
首先选用含有上述质量百分数组分的硬质合金材料进行加工制得成型垫片胚体,
然后对所述成型垫片胚体进行研磨、抛光处理,使得该成型垫片胚体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0.04~0.1,得到抛光成型垫片胚体;并对所述抛光成型垫片胚体进行脱脂、除油处理得到具有洁净表面的所述成型垫片基体;
然后采用化学沉积法以纳米氮化钛、纳米碳化钛或纳米碳氮化钛为原料,在具有洁净表面的所述成型垫片基体上沉积厚度为5微米~10微米的所述耐磨耐腐蚀涂层;
最后采用流体抛光方法对耐磨耐腐蚀涂层进行精抛光,使得耐磨耐腐蚀涂层的表面粗糙度Ra值为0.01~0.04,制得所述成型垫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管连续挤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型内芯的成型端为长条形的齿状结构,所述凹模成型通孔的横截面为与所述定型内芯配合的长圆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明睿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河南明睿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4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