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拟降雨原柱土淋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0285.7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1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宋新章;雷赵枫;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31133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拟 降雨 原柱土淋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壤研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降雨原柱土淋溶装置。
背景技术
DOC: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是指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受植物和微生物影响强烈、具有一定溶解性、在土壤中移动较快、不稳定、易氧化、易分解、易矿化,其形态、空间位置对植物、微生物来说活性比较高的那一部分土壤碳素。DOC对提供森林土壤养分有重要作用;另外,对森林土壤生态系统中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铝、重金属等元素的毒性和迁移也有深刻的影响。
人们在对森林土壤中的各种元素迁移进行研究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在林地表面布置实验。而现有的DOC淋溶研究实验一般分为两类:一种是在野外林地土壤地下放置装置直接来收集淋溶液,这样的林地实验虽然可以反映森林土壤的实际情况,但是研究过程较为繁琐,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另一种则是在土柱管中填满一定量的土壤在室内进行模拟淋溶实验,但这种方法会改变土壤原有结构,得到的结论难以描述森林土壤的实际淋溶情况。因此,有许多室内模拟土壤淋溶的装置出现,而现有的原状土模拟淋溶实验装置结构分为手柄、淋溶柱、切土器、收集控制器4个部分,该装置在淋溶时,以水柱的形式淋到土壤上,易发生土壤扰动、且不易控制进水量及进水强度,另外进行多个样品淋溶时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降雨原柱土淋溶装置,可以便捷地进行模拟土壤淋溶试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降雨原柱土淋溶装置,包括抽水装置、模拟淋溶装置、PVC淋溶装置、淋溶液收集器和喷灌器;所述抽水装置与所述喷灌器的进水端相连接,所述模拟淋溶装置与所述喷灌器的出水端相连接,所述模拟淋溶装置下方设置有所述PVC淋溶装置,所述PVC淋溶装置底部设置有所述淋溶液收集器。
可选的,所述模拟淋溶装置包括模拟喷头;所述PVC淋溶装置包括PVC管、滤纸和纱网,所述滤纸设置在所述PVC管上部,所述纱网设置在所述PVC管底部;所述淋溶液收集器包括漏斗和带有刻度的烧杯。
可选的,所述喷灌器包括一个进水端和多个出水端,每个所述出水端下方均设置有所述PVC淋溶装置。
可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抽水装置和所述喷灌器之间。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开关键、时间设定键和雨量调节键;所述开关键用于控制抽水泵;所述时间设定键用于设置模拟降雨的时间;所述雨量调节键用于按照实验需求来设定模拟的雨量大小,有大、中、小三种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抽水装置电连接。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喷灌器之间还设置有伸缩器。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抽水装置之间设置有导管。
可选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抽水泵和装水容器,所述抽水泵进水端深入所述装水容器,所述抽水泵出水端连接所述导管。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模拟降雨原柱土淋溶装置主要结构抽水装置、模拟淋溶装置、PVC淋溶装置、淋溶液收集器和喷灌器;能够通过控制抽水量调节淋溶水量的大小,模拟不同的降水强度,可以使不同模拟淋溶装置完成不同降水量或不同原柱土壤的模拟,从而简化试验过程,加快实验速度,提高实验的操作性,提高实验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模拟降雨原柱土淋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抽水装置;2、导管;3、控制器;4、伸缩器;5、模拟淋溶装置;6、PVC淋溶装置;7、淋溶液收集器;8、喷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未经浙江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28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