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0227.4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褚荷云;宋洪华;褚玉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兴市坤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61 | 分类号: | C02F1/461;C02F1/467;C02F1/42;C02F1/72;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污水 电解 处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污水电解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人类工业活动和人口的迅速增加,环境问题便越来越严重的摆在人们面前,在环境问题中,水质污染的问题又是重中之重,因此,污染水的处理并实现达标排放/或回用的技术也就越来越重要。目前,对于污水处理,国内外比较多的是采用接触氧化法、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AO法等等,但上述方法及所使用的设备/或设施/或装置等已有公知技术,存在着占地面积大、必须具有培养生物菌群的条件、需要连续进水、方法繁琐及耗费时间长、受温度及客观条件制约、制作成本及运营费用高等诸多不足、缺陷与弊端。
基于发明人的专业知识与丰富的工作经验及对事业精益求精的不懈追求,本发明就是在认真而充分的调查、了解、分析、总结上述已有公知技术和现状基础上,为克服和解决已有公知技术与现状存在的不足、缺陷与弊端,采取“电解氧化”关键技术而研制成功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同时电解污水和清水从而调节污水PH的同时将污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的污水电解处理设备。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污水电解处理设备,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内设有腔体三个,两侧腔体中均设有电极板组,中间腔室中设有电极板,所述腔体之间设有离子交换膜,每个腔体的底部均设有进水口,每个腔体的上部均设有出水口,还包括计量泵,所述每个进水口上均串接有计量泵。
作为优选,所述设备本体的两侧设有超声波自清洗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板组和电极板均为网状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网状结构是指网孔为蜂窝状。
作为优选,所述电极板为复合层,所述复合层是指两侧为金属层,中间为绝缘层。
作为优选,所述两侧腔体中均设有电极板组具体为左侧腔体中设有的电极板组与右侧腔体中设有的电极板组极性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设备本体设有曝气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金属层也为复合层,还复合层包括稀有金属层和Fe-PbO2/Ti电极层,所述Fe-PbO2/Ti电极层涂覆在稀有金属层上。
作为优选,所述两侧为金属层具体是指位于左侧和右侧的金属层的极性相反。
作为优选,左侧腔体中设有的电极板组与左侧金属层的极性相反,右侧腔体中设有的电极板组与右侧金属层的极性相反。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本发明具备以下优点:在实际操作时,将中间的腔体通过计量泵通入污水,将两侧的腔体通过计量泵通入清水,腔体之间彼此连通,并对电极板和电极板组进行通电操作,由于电极板组和电极板相对的面的极性是相反的,因此会在污水中和清水中形成电解效果,两侧腔体内的清水和中间腔体内的污水会被电解形成H+和OH-,同时H+会形成硫酸或盐酸,同时OH-会形成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由于离子交换膜的存在以及限制,形成的硫酸、盐酸和氯气等以及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会从两侧的出水口排出,而污水的PH会从原先的9+变成6-7之间,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的对污水进行电解氧化,同时可以有效的调节污水的酸碱度,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对污水中的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进行重新利用,同时对污水进行有效的酸碱调节,能耗低的同时处理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污水电解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污水电解处理设备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污水电解处理设备的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污水电解处理设备的金属层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说明:1、设备本体,2、电极板组,3、腔体,4、进水口,5、出水口,6、计量泵,7、超声波自清洗装置,8、离子交换膜,9、曝气机构,20、电极板,201、金属层,200、绝缘层,2010、稀有金属层,2011、Fe-PbO2/Ti电极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兴市坤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宜兴市坤佳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2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