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式光缆吹干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30199.6 | 申请日: | 2017-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8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红;李力;张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诚信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11221 | 代理人: | 王卫东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式 光缆 吹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通信领域中,具体涉及一种新式光缆吹干器。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入户的覆盖规模推广和网络带宽扩展,运营商对光纤光缆的需求快速增长,随着光缆制造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同时人力成本过高,需要提高生产线速度来提高产量。
光纤二次套塑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设备速度可满足提速要求,但松套管因所受的阻力使套管表面产生额外张力,生产速度越高,作用在松套管表面的张力越大,使得松套管余长难以保证。
因此,现有的光缆吹干装置存在松套管所受的阻力增大从而表面产生额外张力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光缆吹干装置存在松套管所受的阻力增大从而表面产生额外张力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新式光缆吹干器,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吹干体和下吹干体,且扣合面处形成用于供松套管穿过的圆柱形通道,所述上吹干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吹气管道,所述下吹干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吹气管道,所述下吹干体的中部设有与生产线的水箱接通的下出水管道,
压缩空气分别从所述第一吹气管道和所述第二吹气管道吹向所述松套管,且所述松套管两侧的压缩空气产生的作用力相互抵消,所述送管套表面的水分被吹下,并经所述下出水管道排出。
在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一吹气管道均包括连通的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一出气管道,两所述第一出气管道相对倾斜设置且接通所述圆柱形通道。
在上述方案中,每个所述第二吹气管道均包括连通的第二进气管道和第二出气管道,两所述第二出气管道相对倾斜设置且接通所述圆柱形通道。
在上述方案中,两所述第一出气管道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出气管道相对于所述松套管对称设置。
在上述方案中,两所述第一出气管道之间以及两所述第二出气管道之间的夹角为90~150°。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吹干体和所述下吹干体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吹干体的中部还设有上出水管道,所述上出水管道内设有密封的堵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上出水管道和下出水管道朝向所述圆柱形通道的一侧均设有内宽外窄的锥形引流阶梯。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所述第二进气管道的直径分别大于所述第一出气管道和所述第二出气管道的直径。
本发明,上吹干体和下吹干体上均设有吹气管道,使得松套管两侧的压缩空气相互抵消,可减小压缩空气作用在松套管上的阻力,从而降低套管张力,松套管表面的水分被吹下后,经出水管道排至水箱,避免水珠被吹到空气中飞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压缩空气对松套管作用力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出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式光缆吹干器,包括相互扣合的上吹干体10和下吹干体20,且上吹干体10和下吹干体20的扣合面处形成用于供松套管30穿过的圆柱形通道40,直径约为3-15mm,上吹干体10和下吹干体20之间通过铰链14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
上吹干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一吹气管道11,每个所述第一吹气管道11均包括连通的第一进气管道111和第一出气管道112,两第一出气管道112相对倾斜设置且接通圆柱形通道40。压缩空气从第一进气管道111泵入,通过第一出气管道112传送进入圆柱形通道40内,对松管套30进行吹干。由于两第一出气管道112相对倾斜设置,因此吹出的气体在松管套30的同一侧作用于松套管30上的横向作用力互相抵消,可减小压缩空气作用在松套管30横向上的阻力,从而降低套管张力。
下吹干体20的两端分别设有两相对设置的第二吹气管道21,每个第二吹气管道21均包括连通的第二进气管道211和第二出气管道212,两第二出气管道212相对倾斜设置且接通圆柱形通道40。压缩空气从第二进气管道211泵入,通过第二出气管道212传送进入圆柱形通道40内,对松管套30进行吹干。由于两第二出气管道212相对倾斜设置,因此吹出的气体在松管套30的同一侧作用于松套管30上的横向作用力互相抵消,可减小压缩空气作用在松套管30横向上的阻力,从而降低套管张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301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