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发电机的双向离心式风扇及其降温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9401.3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7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徐士祥;陈万中;高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30;H02K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533 江苏省苏州市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盘形 叶片组 叶片 多片 离心式风扇 发电机 等距排列 弧形叶片 应用 对称设置 降温效果 相对两侧 有效地 电机 发动机 外围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发电机的双向离心式风扇,其包括盘形骨架,盘形骨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相对于盘形骨架对称设置,第一叶片组包括多片第一叶片,第一叶片为弧形叶片,多片第一叶片在盘形骨架上沿着盘形骨架的周向等距排列,第二叶片组包括多片第二叶片,第二叶片为弧形叶片,多片第二叶片在盘形骨架上沿着盘形骨架的周向等距排列。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发电机的双向离心式风扇降温方法。本发明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机外围及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降温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应用于发电机的双向离心式风扇及其降温方法。
背景技术
发电机的发热是一个一直困扰着发电机生产商的重要问题,发电机的发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1、机械摩擦发热,由于发电机是由定子与转子相互旋转产生电的,在旋转过程中,安装面及支撑机的机械磨损面便会产生热;2、电流通过定子与转子导体时产生发热;3、由于定子与转子是由铁磁性材料制作的,铁磁性材料在磁场中产生涡流而产生的发热。发电机是由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的使用过程中,需要发动机不断工作来驱动发电机,发动机工作中同样不可避免产生热量,由于发电机是与发动机联接在一起,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一部分依靠发动机的散热系统排出,一部分传递给我发电机,另一部分作为热辐射聚集在电机周围空气中,导致发电机的热量不断升高,如果不及时且快速地将这些热散发出去,会导致热量在发电机周围聚集,促使发电机温度迅速升高,当温度超过发电机承载极限时,发电机就会燃烧,轻则造成设备损坏,重则会产生严重事故。因此,如何解决发电机的散热问题,是目前众多发电机厂商必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此,目前很多发电机厂商便会在发电机内安装一些冷却部件来解决上述问题,目前的冷却方式主要有风冷与水冷二种方式。其中,水冷方式在冷却效果上很不错,但是水冷方式却有很多其他缺陷无法解决:一是水冷主要冷却的是定子,转子无法冷却,故转子的温度仍存在升高的可能;二是漏电短路的隐患,由于有水,有可能存在泄漏,一旦出现,就会导致很严重的事故。故目前市场上采用水冷方式的发电机很少。
目前的风冷方式主要是将风扇装在前端盖里面的转子轴上,发电机运行时风从后端盖进入经发电机内部间隙流向风扇,再从前端盖通风孔流出,此风扇只能在电机一侧形成风流动,只能降低发电机,对于电机外围及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却无能为力。虽然,目前市场有在机组外围安排排风扇,但受制于机组结构的问题,安装受限,其风量普遍偏小,冷却效果不佳,另一方面受成本影响,难以在市场形成竞争。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发电机的双向离心式风扇及其降温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机外围及发动机产生的热量降温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发电机的双向离心式风扇,其包括盘形骨架,盘形骨架的相对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第一叶片组和第二叶片组相对于盘形骨架对称设置,第一叶片组包括多片第一叶片,第一叶片为弧形叶片,多片第一叶片在盘形骨架上沿着盘形骨架的周向等距排列,第二叶片组包括多片第二叶片,第二叶片为弧形叶片,多片第二叶片在盘形骨架上沿着盘形骨架的周向等距排列。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叶片的一端部延伸至盘形骨架的中心部、相对的另一端部延伸至盘形骨架的边缘部。
进一步地,上述端部设置有第一缺口,第一缺口在盘形骨架的顶面和盘形骨架的侧面相交的侧角上。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缺口内具有第一弧角。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叶片的一端部延伸至盘形骨架的中心部、相对的另一端部延伸至盘形骨架的边缘部。
进一步地,上述端部设置有第二缺口,第二缺口在盘形骨架的顶面和盘形骨架的侧面相交的侧角上。
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缺口内具有第二弧角。
进一步地,上述盘形骨架的中心部设置有法兰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4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贯流式风扇的翼片结构
- 下一篇:隧道通风机隔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