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式污泥翻抛机及其翻抛滚筒的安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9230.4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77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吴忠保;王勇;韦易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华渝重工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7/00 | 分类号: | C05F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2 | 代理人: | 李海华 |
地址: | 401133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泥 翻抛机 及其 滚筒 安装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泥有机肥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槽式污泥翻抛机及其翻抛滚筒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镇污水处理量急增,污水处理产生的污泥处理量也不断增加。据调查,目前国内污泥有80%未得到有效处理和处置,因此,污泥处理和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和城市环境卫生的头等大事。
污泥处理常用的方法有堆肥、填埋和焚烧等,堆肥是处理污泥的一种较好办法。翻抛机是堆肥工艺中最主要的设备之一,其负责完成发酵槽内物料的翻抛、搅拌、后移,使其与氧气充分接触,保证好氧堆肥所需要的氧气量,提高分解率。
翻抛滚筒作为直接参与污泥翻抛的装置,其结构合理性、可靠性、可维护性至关重要。现有翻抛滚筒的动力及传动机构主要由电机和链传动系统或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系统,现有翻抛滚筒的支撑形式一般采用两侧支撑。翻抛滚筒是污泥翻抛机的主要部件之一,现有翻抛滚筒存在结构复杂、可靠性低、维护性差、翻抛效率低、翻抛能力小、能耗高等相关问题。因此创造一种翻抛滚筒结构简化、性能可靠、翻抛效率高、翻抛能力强、耗能小的污泥翻抛机是目前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槽式污泥翻抛机,其翻抛滚筒采用悬臂式支撑,滚筒的结构得到简化、滚筒可靠性和翻抛效率得到提高、翻抛能力得到增强、耗能得到减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槽式污泥翻抛机,包括至少有机架、行走机构、翻抛臂和两个翻抛滚筒组成的机体,所述机架由两侧的行走机构支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抛臂上部和机架中部连接,翻抛臂下部两侧对称连接两个翻抛滚筒,所述翻抛滚筒包括旋转滚筒、支撑筒和液压驱动装置,所述支撑筒设置在旋转滚筒内且内端与翻抛臂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滚筒内壁和支撑筒之间连接有第一、第二轴承和第一、第二轴承固定装置;所述液压驱动装置包括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安装板和动力传动圆盘,所述液压马达动力输入端通过液压马达安装板和支撑筒连接,液压马达动力输出端通过动力传动圆盘和旋转滚筒连接。
翻抛滚筒在使用时下放至污泥槽中,不使用时提起置于污泥之上。翻抛叶片安装在旋转滚筒上,支撑筒的设置,使液压马达和旋转滚筒获得良好的支撑力,能稳固的支撑液压马达和旋转滚筒。液压驱动装置中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安装板和动力传动圆盘的连接方式,实现动力的传递和转化,使得传动机构得以简化,且能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进而提高翻抛效率、减少耗能。近翻抛臂端为旋转滚筒和支撑筒的内端, 远翻抛臂端为旋转滚筒和支撑筒的外端。翻抛臂的中空内腔和支撑筒的中空内腔连通,液压管道从设置在机架上的液压泵接出,液压管道经翻抛臂的中空内腔和支撑筒的中空内腔连接至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入端。第一、第二轴承设置在旋转滚筒和支撑筒之间,支撑效果好,能保证旋转滚筒旋转轴线和支撑筒轴线的同轴度,合理设置两轴承间距,能改善支撑筒的受力状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支撑筒内腔为圆柱体型,支撑筒靠内端外壁上设有定位盘,支撑筒的外端至定位盘的外壁为直径不断增大的圆柱体形多台阶限位结构,定位盘通过螺栓和翻抛臂连接。支撑筒从外侧至定位盘的外径不断增大,安装时将内径较大的第二轴承先行安装,再安装内径较小的第一轴承,位于近翻抛臂端的支撑筒外壁可以将轴承的近翻抛臂侧挡住,实现定位,以便于轴承的安装。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旋转滚筒内腔为中部至两端的内径不断增大的圆柱体形多台阶限位结构,旋转滚筒内腔设置有圆环形的动力传动圆盘安装板,所述动力传动圆盘与动力传动圆盘安装板固定连接。旋转滚筒内腔位于第一轴承处的内径最小,多台阶状的内腔便于旋转滚筒的安装和拆卸,结构合理,动力传动圆盘安装板的设置,方便联接动力传动圆盘。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第一轴承固定装置包括轴承压紧端盖和轴承压紧端盖用垫片,所述轴承压紧端盖外端为法兰盘形,内端为具有圆柱体形内腔的套筒形,轴承压紧端盖外端孔内径小于内端孔内径,轴承压紧端盖外端通过螺栓将所述液压马达安装板固定在支撑筒外端,所述轴承压紧端盖外端外径和旋转滚筒内径相适配,轴承压紧端盖内端内径和支撑筒外径相适配,轴承压紧端盖内端用来固定第一轴承内圈外侧,轴承压紧端盖用垫片设置在轴承压紧端盖和第一轴承外侧之间,第一轴承内圈内侧和支撑筒筒壁上的圆柱体形台阶相抵。轴承压紧端盖的巧妙设计既可以固定第一轴承内圈外侧,又可以对支撑筒进行密封,结合支撑筒外壁的形状对第一轴承进行了稳固的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华渝重工机电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华渝重工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92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频时钟信号获取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餐厨垃圾好氧生化处理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