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腔纳米线电注入单光子源器件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28757.5 | 申请日: | 2017-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421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良;李沫;黄锋;张晖;李倩;王旺平;康健彬;李俊泽;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1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蒋斯琪 |
| 地址: | 6219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注入 光子 器件 | ||
1.一种环腔纳米线电注入单光子源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p型电极(1)、pin纳米线(2)、量子点(3)、多层同心环腔(4)、n型电极(5)、下层n型材料(6)和衬底(7);
所述衬底(7)位于最底层,衬底(7)的上面为下层n型材料(6),下层n型材料(6)的上面为pin纳米线(2)、量子点(3)、多层同心环腔(4)、n型电极(5),p型电极(1)位于pin纳米线(2)的上面;所述p型电极(1)材质包括石墨烯、ITO、AZO、Au、Ti、Ni、Pt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对于从衬底正面向上出光的器件采用对出射光透明的材质,对于从衬底背面向下出光的器件采用对出射光高反射的材质;所述pin纳米线(2)由p型材料、本征型、n型材料构成pin结构;其中,p型材料位于最上层,与p型电极(1)形成欧姆接触;
所述多层同心环腔(4)以pin纳米线(2)为圆心位于 pin纳米线(2)的外层;
所述n型电极(5)以pin纳米线(2)为圆心呈环形位于多层同心环腔(4)的外层,且靠近下层n型材料(6)的边缘;
所述pin纳米线(2)位于下层n型材料(6)的中心上,量子点(3)嵌埋于pin纳米线(2)本征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腔纳米线电注入单光子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点(3)位于pin纳米线(2)的本征层中,采用禁带宽度小于pin纳米线(2)的材料,与pin纳米线(2)一起构成单量子阱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腔纳米线电注入单光子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同心环腔(4)由两种或多种折射率不同的材质交替构成,所述材质包括空气、介质绝缘材料、金属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腔纳米线电注入单光子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电极(5)与下层n型材料(6)形成n型欧姆接触,n型电极(5)的材质包括石墨烯、ITO、AZO、Au、Ti、Ni、Pt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腔纳米线电注入单光子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层n型材料(6)与pin纳米线(2)中的n型材料材质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腔纳米线电注入单光子源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底(7)对于从衬底背面向下出光的器件采用对出射光透明的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电子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75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