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轿厢护脚板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8709.6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41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5 |
发明(设计)人: | 朱辰晧 | 申请(专利权)人: | 朱辰晧 |
主分类号: | B66B11/02 | 分类号: | B66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多功能 轿厢护 脚板 | ||
本发明涉及电梯护脚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轿厢护脚板。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轿厢护脚板,包括内层护脚板和外层护脚板;所述内层护脚板顶端与轿厢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层护脚板一端与所述内层护脚板底端铰接、另一端可从与所述轿厢底板连接处向厅门方向旋转至与所述内层护脚板呈一定夹角;所述内层护脚板设有容置所述外层护脚板的容置空间;所述内层护脚板包括与所述轿厢底板垂直设置的脚踏梯,设于所述脚踏梯两侧的支撑架。本发明在折叠状态下可以当普通轿厢护脚板使用,在展开状态下可以在轿厢与厅层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爬梯,便于被困人员离开轿厢和救援人员出入轿厢,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护脚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轿厢护脚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电梯轿厢护脚板高度一般为0.75m,层门高度2.0m以上,在电梯故障或者停电的情况下,轿厢内人员会被困于轿厢内。此时由于非正常停梯,轿厢往往不在平层区域,有时轿厢高出层站超过轿厢护脚板高度,轿厢护脚板与井道之间会产生一个间隙,人员由此间隙坠落井道的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方便和安全地让被困人员离开轿厢和救援人员出入轿厢实施救援,救援人员经常需要使用辅助的工具攀爬,或直接攀爬。而这些工具一般不会再救援现场,使用时费时费力,从而导致救援等待时间的延长,直接攀爬存在坠入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轿厢护脚板,在折叠状态下可以当普通轿厢护脚板使用,在展开状态下可以在轿厢与厅层之间形成一个倾斜的爬梯,便于被困人员离开轿厢和救援人员出入轿厢,提高了电梯的安全性能。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折叠式多功能轿厢护脚板,包括内层护脚板和外层护脚板;所述内层护脚板顶端与轿厢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外层护脚板一端与所述内层护脚板底端铰接、另一端可从与所述轿厢底板连接处向厅门方向旋转至与所述内层护脚板呈一定夹角;所述内层护脚板设有容置所述外层护脚板的容置空间;所述内层护脚板包括与所述轿厢底板垂直设置的脚踏梯,设于所述脚踏梯两侧的支撑架;所述外层护脚板包括矩形板,等间隔设置在所述矩形板上的脚踏件;所述轿厢底板设有与所述外层护脚板连接的自锁装置。
本发明的可折叠式多功能轿厢护脚板,为双层结构,正常使用时能实现普通轿厢护脚板的功能。在电梯异常停梯且轿厢下方和井道之间的间隙超过层门护脚板高度时,可以通过专用的工具打开护脚板,护脚内层结构封闭原轿厢护脚板封闭区域,并在该区域形成一个爬梯,护脚板外层结构向外翻转至一定角度,与内层护脚板形成一个倾斜的爬梯并封闭该区域,从而实现乘客和相关工作人员安全方便地进出轿厢。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脚踏梯两侧的矩形支撑柱,两所述矩形支撑柱相对面靠近厅门位置用于容置所述矩形板,两所述矩形支撑柱相对面靠近轿厢位置用于安装所述脚踏梯。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架还包括一端与所述矩形支撑柱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轿厢底板连接的加固杆。
作为优选,所述脚踏梯包括若干梯杆,所述脚踏件为若干脚踏凸起,所述脚踏凸起在所述外层护脚板折叠状态下穿过相邻两所述梯杆的间隔空间。
作为优选,所述外层护脚板在展开状态下与所述内层护脚板的所述夹角为160至170度。
作为优选,所述内层护脚板包括多组所述脚踏梯,所述外层护脚板包括多组与所述脚踏梯数量相等且相互对应设置的脚踏件。
作为优选,所述自锁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轿厢底板上自锁组件和设置在所述外层护脚板上与所述自锁组件配合使用的自锁插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辰晧,未经朱辰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7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合金复合材料
- 下一篇:一种无压烧结碳化硅制品用碳化硅微粉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