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客车的防护栏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8703.9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5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叶松奎;卢琳兆;苏亮;吴长风;王偲;陈怡嫣;蓝平辉;沈斯哲;蒋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36102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客车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客车的防护栏。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我国客车行业的蓬勃发展,客运车辆已错位我国公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客运车辆事故是特大交通事故的主体。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客车肇事发生的交通事故占整个道路交通事故的40%-50%。因此,国家法规标准对客车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GB13057-2104《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对座椅及其防护栏的强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法规要求假想人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发生碰撞时,防护栏能够对假人有足够的约束力;假人在系安全带情况下发生碰撞时,防护栏对假人的伤害限制在一个较小的数值。要求防护栏既满足耐撞性,又要满足吸能性。然而,传统的防护栏要么只能满足耐撞性,要么只能满足吸能性,很少有能同时兼顾这两个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性高、耐撞的用于客车的防护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客车的防护栏,包括上防护栏、下防护栏、波纹管、前支撑、侧固定支座、底固定支座;所述的上防护栏的底部通过波纹管固定安装在下防护栏的顶部,下防护栏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固定支座上,底固定支座固定在车体底板上,侧固定支座固定安装在下防护栏的侧面,前支撑的上部固定在下防护栏的上部,前支撑的底部固定在车体底板上。
本发明还包括泡棉护套;该泡棉护套套接在上防护栏上,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
本发明还包括前装饰板和后装饰板;所述的前装饰板和后装饰板分别安装在下防护栏的正面和背面。
所述的波纹管有两根,两根波纹管皆固定在上防护栏与下防护栏之间 且分别位于上防护栏与下防护栏的两侧。
所述的底固定支座有两个,下防护栏底部的两侧分别设有凸柱,下防护栏底部的两根凸柱分别套置在底固定支座顶部的套孔中且被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发明包括上防护栏、下防护栏、波纹管、前支撑、侧固定支座、底固定支座,上防护栏和下防护栏通过波纹管连接在一起,并在下防护栏增设前支撑,在上防护栏上套接泡棉护套,将上防护栏的吸能性和下防护栏的耐撞性有机的统一在一起,具有安全性高、耐撞的优点。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轴测图;
图2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发明去掉装饰板后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客车的防护栏,包括上防护栏1、下防护栏2、波纹管3、前支撑4、侧固定支座5、底固定支座6、泡棉护套7、前装饰板8和后装饰板9。
所述的上防护栏1的底部通过波纹管3固定安装在下防护栏2的顶部,下防护栏2的底部固定安装在底固定支座6上,底固定支座6固定在车体底板上;所述的侧固定支座5的内端固定安装在下防护栏2的侧面,侧固定支座5的外端固定在车身上;所述的前支撑4的上部固定在下防护栏2的上部,前支撑4的底部固定在车体底板上,起到增强下防护栏2刚性的作用。所述的泡棉护套7套接在上防护栏1上,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所述的前装饰板8和后装饰板9分别安装在下防护栏2的正面和背面。
需要说明的是:波纹管3、侧固定支座5、底固定支座6的数量可根据需要而定。在本实施例中:
所述的波纹管3有两根,两根波纹管3皆固定在上防护栏1与下防护栏2之间 且分别位于上防护栏1与下防护栏2的两侧。
所述的侧固定支座5由两个,两个侧固定支座5分别固定安装在下防护栏2的侧面。
所述的底固定支座6有两个,下防护栏底部2的两侧分别设有凸柱21,下防护栏2底部的两根凸柱21分别套置在底固定支座6顶部的套孔61中且被固定。
本发明的防护栏可满足法规GB13057-2104《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对防护栏的性能要求,承受与水平方向夹角75°斜向向下的最大冲击载荷不大于5000N,将乘员与上防护栏的碰撞力限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以降低乘员的头部伤害;下防护栏主要考虑防护栏的耐撞,要求承受水平方向的最小冲击载荷不小于18000N。
本发明的重点就在于:上防护栏与下防护栏通过波纹管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7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车架的防撞减振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主驾驶安全气囊支架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