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炉循环进气及落料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8125.9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32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曹文波;张文锐;魏凌敏;舒志强;唐武才;李启仁;李文龙;郎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50 | 分类号: | F23G5/5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19 | 代理人: | 屈科辉,傅磊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循环 自动化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炉循环进气及落料自动化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卫生填埋、堆肥和焚烧3种,填埋方式存在占用和消耗大量土地资源、渗沥液污染、填埋气体污染大气等缺点。堆肥方式存在分选效率低、垃圾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必须大于40%、肥料质量差等缺点。
焚烧法作为一种有效的减容减量的垃圾处理手段,得到了日益广泛的运用。焚烧处理是将垃圾放在焚烧炉中进行燃烧,释放出热能,余热回收可供热和发电。烟气净化后排出,少量剩余残渣排出填埋或作其他用途。焚烧处理技术特点是处理量大、减容性好、无害化彻底,且有热能回收利用。因此,对生活垃圾实行焚烧处理是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有效处理方式,世界各国大都普遍采用这种垃圾处理技术。
在对垃圾进行焚烧的过程中,由于垃圾的成分复杂,且各成分包含的物质的物理成分及化学组成的不同,使垃圾中的不同物质含有不同的燃点、燃尽时间、燃烧速度等,因此如何对垃圾实际焚烧情况进行检测和控制,使垃圾的焚烧情况保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之内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探究的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垃圾焚烧炉循环进气及落料自动化控制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垃圾焚烧炉循环进气及落料自动化控制系统,包括: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壳体、供电装置、控制装置;
第一腔体设于壳体内部,第一腔体外壁与壳体内壁之间形成供气体流通的气体通道;壳体外壁上设有第一引风装置,第一引风装置用于带动气体通道内的气体流动;第一腔体内部垂直设有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第一管道与气体通道管路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之间设有多根横向管道,且上述多根横向的管道的一端均与第一管道连通,另一端均与第二管道连通;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多根横向管道内部均设有加热装置;供电装置与加热装置连接,并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开始或停止为加热装置供电;
第一腔体底部设有落料口,落料口处设有调节阀门和测速装置,调节阀门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并根据控制装置的指令调节落料口处的落料速度,测速装置用于检测落料口处的落料速度,控制装置通过上述测速装置获取落料口处的落料速度信息;
第一腔体内设有第一检测装置和第二检测装置,第一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腔体内第一温度对应的位置距离第一腔体底部的高度值H01,第二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第一腔体内第二温度对应的位置距离第一腔体底部的高度值H02;
第二腔体顶部设有尾气出口,尾气出口通过尾气管道与第二管道连通,尾气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二引风装置,第二引风装置用于将外界空气引入第二腔体内;
第二腔体内设有第三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尾气出口处的温度值T;
控制装置,与第一检测装置、第二检测装置、第三检测装置、第一引风装置、第二引风装置、第一电磁阀、供电装置、调节阀门通信连接;
控制装置获取第一检测装置的检测值H01、第二检测装置的检测值H02,计算出H01和H02的差值H,控制装置通过第三检测装置获取检测尾气出口处的温度值T,并根据差值H的大小以及T的大小指令控制第一引风装置、第二引风装置、第一电磁阀、供电装置、调节阀门动作。
优选地,控制装置内预设有第一差值H1、第二差值H2、第三温度值T3、第一落料速度V1、第二落料速度V2,其中,H1<H2,V1<V2;第一电磁阀的开度从小至大依次预设有第一开度、第二开度;
当H≤H1、T≤T3时,控制装置指令控制第一引风装置、第二引风装置、第一电磁阀、供电装置、调节阀门动作;将第一引风装置、第二引风装置调整为停止状态,以及,将第一电磁阀的开度调整为第二开度,以及,将供电装置调整为断电状态,以及,将落料口的落料速度调整为V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未名鼎和环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1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垃圾高效处理自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废液立式焚烧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