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SBR反应柱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8116.X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尹魁浩;衷从强;曾韬;尹东高;彭盛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火龙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科友专利商标事务所44241 | 代理人: | 晏凯洁 |
地址: | 518001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br 反应 培养 颗粒 污泥 方法 | ||
1.一种在SBR反应柱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在高径比小于6的常规SBR反应柱中,通过控制反应柱的运行参数,将絮状活性污泥逐步转变成密实的颗粒状污泥,获得沉降快、除污性能优良的好氧颗粒污泥,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为:
A.取经预处理后的生活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作为接种污泥,用高径比小于6的常规SBR反应柱作为反应器,用模拟废水对活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3~5d,在污泥SVI为95~100mL g-1时,视为培养驯化结束;
B.将进水CODCr浓度从150mg L-1逐步提高至800mg L-1、进水氨氮浓度从30mg L-1逐步提高至60mg L-1、沉降时间从15min逐步缩短至3min,逐步增大好氧颗粒污泥粒径,完成污泥颗粒化;
C.在污泥颗粒化完成后,控制反应柱的运行参数,进水CODCr浓度保持在100mg L-1以上、进水氨氮浓度保持在5mg L-1以上、总磷浓度保持在3mg L-1以上、曝气量保持在2L min-1以上、沉淀时间控制在3~5min,保持好氧颗粒污泥稳定运行,不出现好氧颗粒污泥大规模解体现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SBR反应柱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B包括:
a.初始状态反应柱的运行参数为:进水CODCr浓度为150mg L-1、进水氨氮浓度为30mg L-1、总磷浓度为5mg L-1、曝气量为4L min-1、沉降时间为15min,在此参数条件下运行25~30d;
b.当出现较多块状污泥、SVI为80~90mL g-1时,反应柱的运行参数调整为:进水CODCr浓度提高至300mg L-1、进水氨氮浓度提高至40mg L-1、总磷浓度为5mg L-1、曝气量为4L min-1、沉降时间缩短至8min,在此参数条件下运行15~20d;
c.当污泥粒径以0.1~0.3mm为主、SVI为70~80mL g-1左右时,反应柱的运行参数调整为:进水CODCr浓度提高至500mg L-1、进水氨氮浓度50mg L-1、总磷浓度为5mg L-1、曝气量为4L min-1、沉降时间缩短至5min,在此参数条件下运行15~20d;
d.当污泥粒径增大至0.3~0.7mm、SVI为50~60mL g-1左右时,反应柱的运行参数调整为:进水CODCr浓度提高至800mg L-1、进水氨氮浓度提高至60mg L-1、总磷浓度为5mg L-1、曝气量为4L min-1、沉降时间缩短至3min,在此参数条件下运行25~30d;
e.当污泥粒径达0.5~1.0mm、SVI为30~40mL g-1左右、反应柱中CODCr和氨氮去除率能达85%以上时,视为污泥颗粒化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在SBR反应柱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BR反应柱的高径比为3.6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在SBR反应柱中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D,逐步在模拟废水中添加30%、50%、100%实际生活污水,考察好氧颗粒污泥对实际生活污水的适应性及除污效果,在运行周期中增加缺氧段,缺氧段时间控制在0.5~1h,为好氧颗粒污泥中反硝化菌提供缺氧环境,提高除氮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火龙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深圳市火龙果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811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