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绞电缆电磁防护性能测试端接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7910.2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1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忠元;周香;景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118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电磁 防护 性能 测试 端接 夹具 | ||
本发明公开了对绞电缆电磁防护性能测试端接夹具,包括前端盖(1)、主体(2)、后端盖(3)、内螺纹接头(4)和外螺纹接头(5)。前端盖和后端盖分别与主体固定连接。主体与后端盖固定连接的面上安装有一个凹槽,凹槽底部均匀分布着四个通孔(6),后端盖上开设有圆形通孔一(7)。内螺纹接头为加工成长方体和圆柱体两个部分的完整柱体,内螺纹接头沿中心轴开设有圆形通孔二(411)和圆形通孔三(421)。外螺纹接头与内螺纹接头连接,且外螺纹接头开设有圆形通孔四(51)。本发明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效果良好,适用于电缆电磁防护性能测试时对电缆、电路板的固定与密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夹具,具体涉及一种可以固定、封闭电路板和受试电缆的夹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和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大量的电子系统在越来越多的设备上得到了运用。随着电子系统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其内部以及各电子系统之间的互联屏蔽多芯对绞电缆越来越多,电缆的电磁防护性能对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性影响也越来越大。本发明为屏蔽多芯对绞电缆电磁防护性能测试方法提供了电缆端接夹具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电缆端接夹具装置,不仅能够可靠的固定、封闭电路板和受试电缆,还能够对电路板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对绞电缆电磁防护性能测试端接夹具,包括前端盖(1)、主体(2)、后端盖(3)、内螺纹接头(4)和外螺纹接头(5);
所述主体(2)包括底面一(9)和底面二(10),所述底面二(10)的内壁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中心与底面二(10)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凹槽内均匀开设有四个通孔(6),且所述通孔(6)位于底面二(10)上,通孔(6)之间安装有螺纹孔(8);
所述前端盖(1)和后端盖(3)均为薄板,所述前端盖(1)与底面一(9)固定连接,所述后端盖(3)与底面二(10)固定连接,所述底面二(10)的中部和后端盖(3)的中部均对称开设有圆形通孔一(7),且所述圆形通孔一(7)、底面二(10)和后端盖(3)的中心在同一条直线上;
所述内螺纹接头(4)分为部分一(41)和部分二(42)两个部分,且所述部分一(41)和部分二(42)为一个整体,部分一(41)上远离部分二(42)的端面与后端盖(3)连接,所述部分一(41)、部分二(42)和后端盖(3)的中心轴在同一条直线上;所述内螺纹接头(4)沿中心轴开设有圆形通孔二(411)和圆形通孔三(421),且所述圆形通孔二(411)和圆形通孔三(421)的圆心均位于内螺纹接头(4)的中心轴上,所述圆形通孔二(411)位于部分一(41)中,且所述圆形通孔二(411)连通圆形通孔一(7),所述圆形通孔一(7)的直径与圆形通孔二(411)的直径相同;所述圆形通孔三(421)贯穿部分一(41)和部分二(42),且所述圆形通孔三(421)连通圆形通孔二(411),所述圆形通孔三(421)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形通孔二(411)的直径,所述圆形通孔三(421)侧壁上设置有螺纹;
所述外螺纹接头(5)为螺栓,且所述螺栓沿轴线方向开设有圆形通孔四(51),所述外螺纹接头(5)通过螺纹与内螺纹接头(4)连接,同时所述圆形通孔四(51)与圆形通孔三(421)连通,所述圆形通孔四(51)的直径大于所述圆形通孔二(411)的直径,且所述圆形通孔四(51)的直径小于所述圆形通孔三(421)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圆形通孔一(7)、圆形通孔二(411)、圆形通孔三(421)和圆形通孔四(51)的圆心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前端盖(1)、主体(2)、后端盖(3)、内螺纹接头(4)和外螺纹接头(5)的中心轴均在同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2)为圆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9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