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27891.3 | 申请日: | 2017-01-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4492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8 |
| 发明(设计)人: | 武下正宪;中山晃一;合野一彰;水野敏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7/06 |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徐冰冰,刘杰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冰箱。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在家庭用冰箱中,在冰箱主体下部的后部侧所设置的机械室内,配设有压缩机、冷凝器以及对它们吹送冷却风的送风风扇等,而且,以覆盖该机械室的背面的方式安装有金属板制的罩。此时,在上述罩上,进气用以及排气用的通气口形成为例如纵横排列的多个横长的狭缝状。该狭缝状的通气口的每个的大小为小孩的手指无法插入的程度。
在如上述那样的在金属板制的罩上形成狭缝状的通气口的结构中,由于在罩上冲裁形成狭缝时的加工上的限制,对于成为狭缝与狭缝之间的条(框;栅道)的部分(罩与材料连续的部分),存在无法减小宽度尺寸的情况。这样伴随着必须确保作为条的部分的宽度尺寸较大,从而无法言及能够充分获得作为整体的通气口的面积。其结果,冷却风对压缩机或冷凝器这样的部件的吹送变得不充分,存在导致冷却不足的忧虑。
发明内容
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覆盖机械室的罩上设置通风用的通气部的结构中能够确保通气部的足够的开口面积的冰箱。
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冰箱,具备:
机械室,设置于冰箱主体;
罩,以覆盖上述机械室的背面的方式安装;
开口部,形成于上述罩;以及
合成树脂制的板状的通风部件,以堵塞上述开口部的方式安装于上述罩,具有通气部。
根据实施方式,在覆盖冰箱的机械室的罩的通气部上,能够确保足够的开口面积。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一个实施方式,是冰箱主体的纵剖右视图。
图2是从冰箱主体的斜后方观察的外观立体图。
图3是机械室的罩的后视图。
图4是从外面侧观察罩的左侧部分的图。
图5是从内面侧观察罩的左侧部分的图。
图6是示出通风部件的安装构造的横剖俯视图。
图7是通风部件的横剖俯视图,(a)是示出沿着图4的A-A线的剖面的图,(b)是示出沿着图4的B-B线的剖面的图。
图8是以横截面示出机械室部分的方式示出房间的墙壁与冰箱主体的配置关系的例子的概略俯视图。
标记说明
附图中,1示出冰箱主体,18示出机械室,19示出压缩机,20示出冷却风扇装置,25示出罩,26示出罩主体,26a、26b示出折弯部,27示出通风部件,28示出通气孔,29示出开口部,31示出凸缘部,32示出通气部,32c、32d示出凹部,33示出软带(吸声件),34示出横条,35示出纵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一个实施方式。首先,参照图1以及图2简单叙述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冰箱的整体结构。冰箱主体1构成为在前面开口的纵长矩形箱状的绝热箱体2内设置有多个储藏室。具体地说,在绝热箱体2内,从上层开始依次设置有冷藏室3、上冷冻室4、蔬菜室5以及下冷冻室6。另外,虽然没有图示,但绝热箱体2中的设置有上述上冷冻室4的部分被左右分隔成2室,在右侧设置有上冷冻室4,在左侧设置有制冰室。在制冰室内设置有公知的自动制冰装置。
上述冷藏室3与上冷冻室4(以及制冰室)之间由绝热分隔壁7上下分隔,上冷冻室4(以及制冰室)与蔬菜室5之间由绝热分隔壁8上下分隔,蔬菜室5与下冷冻室6之间由绝热分隔壁9上下分隔。在上述冷藏室3的前面部设置有铰接开闭式的绝热门10。在上冷冻室4的前面设置有抽出式的绝热门11,在该绝热门11的背面部连结有储藏容器12。在上述蔬菜室5的前面也设置有连结有储藏容器14的抽出式的绝热门13。在冷冻室6的前面也设置有连结有储藏容器16的抽出式的绝热门15。
在该冰箱主体1内,作为整体虽然没有详细图示,但组装入具备用于冷却上述冷藏室3以及蔬菜室5的冷藏室用冷却器17和用于冷却上述上、下冷冻室4、6(以及制冰室)的冷冻室用冷却器这两个冷却器的制冷循环。在冰箱主体1的下端部背面侧设置有在冰箱主体1的背面开口的机械室18,虽然没有详细图示,但在该机械室18内配设有构成上述制冷循环的压缩机(compressor)19、冷凝器(凝结器),并且配设有用于将它们冷却的冷却风扇装置20(参照图8)、除霜水蒸发皿等。在冰箱主体1的靠近背面下部的部分,设置有安装有控制整体的微型电子计算机等的控制装置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生活电器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89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