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杂场景的电磁建模仿真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7499.9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2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胡楚锋;郭鹏;陈卫军;郭丽芳;潘世洲;郭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3/90 | 分类号: | G01S13/90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61204 | 代理人: | 刘新琼 |
地址: | 71007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杂 场景 电磁 建模 仿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杂场景的电磁建模回波仿真方法,属于微波遥感和信号处理的交叉领域。
背景技术
文献“地面车辆目标高质量SAR图像快速仿真方法,雷达学报,2015,4(3):350-360”提出了一种基于射线追踪技术的SAR信号级高效方法,该方法通过构建地面车辆目标SAR仿真场景物理模型,利用射线追踪方法,结合地杂波统计模型,实现对地面粗糙特性的通过SAR成像处理和图像相似度评估形成SAR图像。该方法仅仅对地面上的目标做了建模成像,成像结果仅仅可以看出目标的形态特征,对于地面草地成像结果效果不好,不能清晰地看出草地的形态特征。本发明利用分形插值对山地高程数据作插值处理,以获得小于雷达分辨率的山地数据,然后以嵌入的方式在山地上嵌入目标,来获得目标和山地结合的几何模型,然后在对目标和山地电磁建模时,对山地和目标采用不同的后向散射系数计算方法,结合成像算法,实现复杂场景的电磁建模仿真。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地面车辆目标成像地面特征信息不清晰,目标特征不明显,目标和地形场景区分建模的问题,本发明采取目标场景为山地地形的电磁建模方法,使得场景山地的形态特征清晰地呈现,并且目标的特征也更为清晰。
技术方案
一种复杂场景的电磁建模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使用Matlab的surf函数将选取的数字高程数据DEM构建成地表的几何模型,然后对地表几何模型进行多次分形插值处理;所述的分形插值处理每次包括两个步骤,分别为:
第一步的插值方法为:
第二步的插值公式为:
上面两式中,Vi,其中i=1、2、3、4、5表示目标点的高程,H为地形粗糙程度,σ为起伏程度,L为初始格网间距,n为迭代次数,G为服从标准正态分布的随机数;
使用Matlab的surf函数将坦克模型的矩阵高程数据构建成坦克的几何模型,然后采用矩阵数据高程叠加的方式,在分形插值后的地表模型中嵌入坦克模型,生成的矩阵数据即为地表和坦克的几何模型,矩阵数据由若干个网格构成,每个网格代表一个目标点;
步骤2:利用距离-多普勒信息对目标点进行定位:
式3为距离方程,R为SAR到目标点的斜距,为载机的位置矢量,是目标点的位置矢量,c为光速,τ为所接收到的目标回波相对于发射脉冲的时间延迟;式4为多普勒频率方程,fD为观察到的目标回波多普勒频率,为SAR与目标间的相对速度矢量,为SAR到目标点的斜距矢量,矢量方向为SAR指向目标点,λ为SAR所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长;式5为地球椭球模型方程,Re=6378137m是平均赤道半径;Rp=(1-f)(Re+h)是地球极半径,其中f=1/298.257为参考椭球体的平坦度因子,h为目标点高程,x、y、z为目标点的坐标信息;
依次选取相邻的3个目标点T1、T2、T3,由T1、T2、T3的坐标信息求解由T1、T2、T3组成的小面元的面法向矢量计算SAR到目标点的斜距矢量和小面元矢量形成的夹角即为局部入射角θL;
获得局部入射角θL后采用Ulaby模型计算后向散射系数:
σ0(dB)=p1+p2exp(-p3θL)+P4cos(p5θL+P6) (6)
P1~P6是根据雷达测量结果整理的经验常数;
步骤3:根据后向散射系数计算第i,j个小面单元的后向散射信号:
式中G为收发天线增益,θi,j为第i,j个小面单元的局部入射角θL,ri,j为第i,j个小面单元与载机之间的瞬时距离,为SAR信号,t为SAR发射脉冲串的时间,(1为未遮挡,0为被遮挡)为遮蔽函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4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