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支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7470.0 | 申请日: | 2017-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7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发明(设计)人: | 侯振华;曾毅;郭鹏杰;林明钊;周立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3/02 | 分类号: | F16L3/02;F16L3/22;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101199 北京市通***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综合 管廊中 热力 管道 支架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支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支架结构包括夹设于所述热力管道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立设于所述综合管廊的顶板和底板之间;且所述立柱的顶部埋设于所述顶板内形成第一锚接段,底部埋设于所述底板内形成第二锚接段。采用夹设在热力管道两侧的立柱来固定支撑热力管道,该立柱的顶部埋设在综合管廊的顶板内,底部埋设在综合管廊的底板内,故而该立柱能够将热力管道的纵向推力有效的传递到综合管廊的结构上,起到了固定热力管道的同时卸载热力管道的推力。综合管廊与大地形成一体的受力结构,该综合管廊在纵断面上可以简化为无限刚度,从而形成了一个从热力管道压力传力到大地的传力封闭环,能够确保结构的稳定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材支架领域,特指一种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支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又称“共同沟”或者“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它是实施同一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建于实诚地下用于铺设市政公用管线的市政公用设施。
综合管廊为混凝土结构,常规做法有通过现场现浇制作而成的,也有通过工厂预制现场拼装而成的。综合管廊包括有底板、顶板以及立设在底板和顶板之间的墙板,通过底板、顶板以及墙板围合形成容置空间,各类管道置于该容置空间内,为了保障管道的安全,综合管廊内设置有起分隔作用的墙体,即将综合管廊分隔成多个空间。
在综合管廊内设置的热力管道采用圆管制成,内部容有流动的热水,通常该热力管道直径较小,流动的热水因流动而对该热力管道产生的推力也不大,故而通常采用在热力管道处采用混凝土结构形式的支架来支撑热力管道,以阻挡或支撑该热力管道所受的推力,但是由于混凝土支架需要在综合管廊施工完成后再进行二次施工,综合管廊内的现场施工条件有限,二次作业精度控制难,也不利于现场环境。另外,对于大直径的热力管道,其所受到的推力较大,一般达到百吨级,若继续采用传统的混凝土支架,一方面支撑强度不足,另一方面施工难度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支架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综合管廊采用混凝土支架支撑热力管道存在的支撑强度不足以及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支架结构,包括夹设于所述热力管道两侧的立柱,所述立柱立设于所述综合管廊的顶板和底板之间;且所述立柱的顶部埋设于所述顶板内形成第一锚接段,底部埋设于所述底板内形成第二锚接段。
本发明采用夹设在热力管道两侧的立柱来固定支撑热力管道,该立柱的顶部埋设在综合管廊的顶板内,底部埋设在综合管廊的底板内,故而该立柱能够将热力管道的纵向推力有效的传递到综合管廊的结构上,起到了固定热力管道的同时卸载热力管道的推力。综合管廊为埋设于地下的结构,其与大地形成一体的受力结构,当热力管道的纵向推力经立柱传递到综合管廊上时,大地与综合管廊一起受力,所以该综合管廊在纵断面上可以简化为无限刚度,从而形成了一个从热力管道压力传力到大地的传力封闭环,这样即使大直径的热力管道形成百吨级的大推力,也能够确保结构的稳定安全。另外采用立柱具有施工方便的特点,在施工综合管廊时,可以先将立柱的顶部和底部以预埋件的形式一次预埋成型,后续在架设热力管道时,再将立柱的中部连接施工即可,解决了传统混凝土支架的施工难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支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两个所述立柱的第一锚接段上连接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贴设于两个所述第一锚接段的外表面并与所述第一锚接段固定连接。
本发明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支架结构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锚接段的顶端固设有顶封板,所述顶封板的边沿向所述第一锚接段的外侧延伸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横杆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4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清洁功能的倒后镜
- 下一篇:一种后视镜调节方法、装置及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