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肢外伤辅助处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7009.5 | 申请日: | 2017-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62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蒲江珂贤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2/00 | 分类号: | A61G12/00;A61M3/02;A61M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163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肢 外伤 辅助 处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下肢外伤辅助处理领域,特别是一种下肢外伤辅助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外伤,身体或物体由于外界物体的打击、碰撞或化学物质的侵蚀等造成的外部损伤,语出《素问·移精变气论》。①损伤病证分类之一。一般指扑击跌仆所致皮肤、肌肉、筋骨的损伤。外伤包括枪弹、金刃、跌打损伤、持重努伤、 跌仆,或受外力撞击、兵器损伤,以及虫兽咬伤,烫、烧、冻伤等致病因素导致皮肉筋骨受伤。
随着人们社会不断的发展,许多的区域都开始了楼房的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建筑工人,会出现受伤的情况,并且在夏季,人们都喜欢进行一些户外的运动例如打篮球,羽毛球等,在运动的同时也会出现意外受伤,一些未成年人和青少年受伤几率大,在处理下肢外伤时由于伤口在处理的过程中产生的剧痛会使下肢不由自主的颤抖和条件反射般的收缩,不利于医师的处理,下肢受伤时有时会抬不起来需要人来进行抬起十分的不便,并且来回取拿清洁用具也十分的麻烦,增加清洁时的痛感,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下肢外伤辅助处理装置。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下肢外伤辅助处理装置,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表面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由设置在承载板上表面的蓄水桶和消毒剂桶、分别设置在蓄水桶和消毒剂桶内的微型抽吸泵、设置在蓄水桶和消毒剂桶一侧的一组挂架、挂放在每个挂架上的低压喷枪、设置在一组挂架一侧的支杆、设置在支杆上表面的U形卡爪、设置在支杆前方的滑轨、设置在滑轨上表面的电动小车、设置在电动小车上表面的一号安装块、加工在一号安装块上表面中心处的一号圆形凹槽、设置在一号圆形凹槽内下表面且伸缩端向上的一号驱动件、设置在一号驱动件伸缩端上的连接板、设置在连接板上表面的U形安装架、分别加工在在U形安装架两支腿两相对内侧表面上的四号圆形凹槽、设置在每个四号圆形凹槽内的滚珠轴承、设置在一组滚珠轴承之间的横向转动杆、设置在滑轨一侧的支撑杆、设置在支撑杆上表面的托板、设置在托板上表面的矩形载板、设置在矩形载板侧表面的竖直安装板、加工在竖直安装板侧表面的一组二号圆形凹槽、设置在每个二号圆形凹槽内且伸缩端为水平方向的二号驱动件、设置在一组二号驱动件伸缩端上的口形支架和搭接在口形支架上的废物收集槽和用品放置槽共同构成的。
所述一号驱动件为小型电动推杆。
所述每个二号驱动件均为电动推杆。
所述每个低压喷枪均通过导管与每个微型抽吸泵相连接。
所述承载板下表面加工有两组三号圆形凹槽,所述每个三号圆形凹槽内均设有轴承,所述每个轴承内均设有竖直转动杆,所述每个竖直转动杆下表面上均设有N形安装架,所述每个N形安装架两支腿之间均设有圆杆,所述每个圆杆上均设有滚轮。
所述承载板侧表面设有一组推杆。
所述支撑杆与矩形载板之间设有两组加强杆。
所述用品放置槽内设有一组隔板。
所述U形卡爪上设有弹性保护层。
所述横向转动杆上设有海绵保护层。
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下肢外伤辅助处理装置,本装置在处理外伤时将大腿放在装置上,大腿放置在支架上会减少血液的流通,便于清洁和止血,可自动调节腿部高度,减少人力,清洁用具合理化放置,减少在清洁时的痛感,移动便捷,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下肢外伤辅助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下肢外伤辅助处理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下肢外伤辅助处理装置中的U形安装架、滚珠轴承、横向转动杆和海绵保护层相配合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承载板;2、蓄水桶;3、消毒剂桶;4、微型抽吸泵;5、挂架;6、低压喷枪;7、支杆;8、U形卡爪;9、滑轨;10、电动小车;11、一号安装块;12、一号驱动件;13、连接板;14、U形安装架;15、滚珠轴承;16、横向转动杆;17、支撑杆;18、托板;19、矩形载板;20、竖直安装板;21、口形支架;22、二号驱动件;23、废物收集槽;24、用品放置槽;25、导管;26、轴承;27、竖直转动杆;28、N形安装架;29、圆杆;30、推杆;31、加强杆;32、隔板;33、弹性保护层;34、海绵保护层;35、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蒲江珂贤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蒲江珂贤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7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上肢外伤辅助处理装置
- 下一篇:便携式多功能肢体支撑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