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指示功能的指纹辨识模块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6411.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47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0 |
发明(设计)人: | 卢崇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郑特强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指纹感应 导光结构 发光元件 指纹辨识模块 电路板 指示功能 环绕 发光效果 可显示 移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指纹辨识模块,包括电路板、指纹感应元件、发光元件以及导光结构。指纹感应元件以及发光元件皆设置于电路板上。导光结构环绕指纹感应元件且接近于发光元件,其可引导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且使光束于导光结构内移动。由于环绕指纹感应元件的导光结构产生发光效果,而可显示出指纹感应元件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身份辨识元件,尤其有关于通过指纹辨识使用者身份的指纹辨识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指纹辨识技术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上,令使用者可输入自己的指纹于电子装置内且令电子装置存档,之后使用者可通过指纹辨识模块输入自己的指纹,以进行电子装置的解锁。利用指纹辨识技术来解锁电子装置比以往手动输入密码的解锁方式更快速、更方便,故受到使用者的青睐,且指纹辨识模块的需求亦随之大增。
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指纹辨识模块设置于电子装置上的结构侧视示意图。图1显示出电子装置1以及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电子装置1具有玻璃盖板11,设置于电子装置1的上表面上,以保护电子装置1。玻璃盖板11具有开孔111,且开孔111的形状与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的形状相符,以容纳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于其中。通过开孔111,可使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被固定于电子装置1上,且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得以显露于玻璃盖板11之外,其中,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电性连接于电子装置1。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显露于玻璃盖板11之外可提供两个功能:第一,可令使用者以肉眼观看到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的所在位置,而便于让其手指与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接触而提供手指的指纹影像。第二,由于玻璃盖板11的厚度较大,若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被设置于玻璃盖板11的下方,现有指纹辨识模块10将无法撷取手指的指纹影像。
随着科技的进步,同时兼具低厚度以及高强度的玻璃盖板已可被制造出来,而指纹辨识模块的效能亦提升,故得以设置指纹辨识模块于电子装置的上表面上,且玻璃盖板覆盖指纹辨识模块以及电子装置,以具有较美观的外型,此种配置方式被称为IFS(Invisible Fingerprint Sensor)。然而,指纹辨识模块被玻璃盖板所覆盖,使用者无法以肉眼观看到指纹辨识模块的位置,故难以将手指对准指纹辨识模块,反而无法进行手指的指纹影像的撷取工作。
因此,需要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指纹辨识模块,同时兼具功能性以及美观外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指纹辨识模块。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指示功能的指纹辨识模块,设置于一电子装置以及一玻璃盖板之间,该具有指示功能的指纹辨识模块包括一电路板、一指纹感应元件、一发光元件以及一导光结构。该指纹感应元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上,用以检测一手指的一指纹影像。该发光元件设置于该电路板上且位于该指纹感应元件的下方,用以产生一光束。该导光结构环绕该指纹感应元件且接近于该发光元件,用以引导该光束且使该光束于该导光结构内移动,而显示出该指纹感应元件的位置。
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导光结构包括一环绕部、一入光部、一反射部以及延伸部。该环绕部环绕该指纹感应元件,用以供该光束于该环绕部内移动,而使该环绕部发光。该入光部接近于该发光元件,用以供该光束进入,该反射部接近于该入光部,用以反射该光束。该延伸部位于该环绕部以及该反射部之间,用以使该光束通过而投射至该环绕部。其中,该导光结构可根据发光的该环绕部而显示出该指纹感应元件的位置。
简言之,本发明具有指示功能的指纹辨识模块将发光元件与导光结构与指纹感应元件以及电路板结合,且导光结构部分环绕指纹感应元件。当发光元件被驱动时,发光元件所产生的光束可投射至导光结构,且通过发光的导光结构而显示出指纹感应元件的位置,以提示使用者可提供手指的指纹影像。因此,本发明指纹辨识模块可于IFS配置的结构下,提供指示功能,以兼具功能性以及美观的外型。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指纹辨识模块设置于电子装置上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6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