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茶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6006.X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陈义;郭桂义;袁丁;王广铭;孙慕芳;景子锋;郑杰;张洁;刘佳;刘威;尹鹏;王子浩;朱建梅;池水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阳农林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08;A23F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杨立;陈璐 |
地址: | 464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茶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属于茶叶生产领域,它包括以下步骤:(1)茶叶筛选,(2)冷冻,(3)解冻摊晾,(4)揉捻,(5)发酵,(6)杀青,(7)初烘,(8)复烘;本发明减去萎凋工艺,增加冷冻和过滚筒杀青工艺,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节约场地,缩短生产时间,大大提高生产力,容易掌握和推广;而且发酵充分,制备的成品红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色泽乌润,汤色橙红明亮,香气甜香高长、有淡淡板栗香,滋味醇和鲜爽无涩味、回甘明显,并且氨基酸含量达到2.20%~2.84%,茶黄素含量达到4.01%~4.93%,茶红素含量达到13.02%~16.12%,远超普通红茶,而茶褐素控制在3.24%~3.91%,咖啡碱含量控制在1.89%~2.78%,大大提升红茶的香气、汤色、滋味、口感以及养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功夫红茶的主要加工工艺一般为:新鲜茶叶摊凉—萎凋—揉捻—发酵—干燥—成品红茶。这种加工工艺往往存在如下缺陷和不足:
1.耗时、占场地。传统的功夫红茶,新鲜茶叶需要萎凋8~18小时,不但耗时,而且在生产高峰季节萎凋将占用大量的场地,很多企业生产力完全跟不上。
2.产品特点存在缺陷:
(1)整个工艺加工过程中,未经过高温,产品往往产生青气。
(2)夏秋茶含水量少,酶活性低,发酵时间长,且发酵程度不易掌握,往往干茶发酵不足,干茶香气有青草气,滋味苦涩。
(3)夏秋茶叶绿色含量高,发酵不足造成叶绿色破坏不够,叶底花青。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耗时短且发酵充分的红茶加工工艺,可制备出香甜可口、醇和鲜爽无涩味且回甘明显的成品红茶。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红茶加工工艺,它包括以下步骤:
(1)茶叶筛选
选取当天采集且无机械损伤、无虫眼、嫩度一致的新鲜茶叶,并从中筛选出茶叶芽、一芽一叶的茶叶和一芽两叶的茶叶,即得到待加工茶叶;
(2)冷冻
将步骤(1)中得到的待加工茶叶摊开后,在温度为﹣30℃~﹣5℃的条件下冷冻至待加工茶叶内部水分析出,并在茶叶表面形成冰晶,使茶叶硬脆且达到手捏即碎的程度,冷冻10~14h,即得到冷冻茶叶;
(3)解冻摊晾
将步骤(2)中得到的冷冻茶叶在室温、通风的条件下解冻摊晾至冷冻茶叶叶表的冰晶融化、水分挥发,解冻摊晾过程中每隔0.5h翻动一次冷冻茶叶,解冻摊晾2~5h,即得到解冻茶叶;
(4) 揉捻
将步骤(3)得到的解冻茶叶添加至揉捻机中,先常压揉捻,然后加压揉捻,再常压揉捻,揉捻至解冻茶叶的细胞破碎率达到80%~90%、揉捻成条率达到80%~90%的程度,即得到揉捻茶叶;
(5)发酵
将步骤(4)中得到的揉捻茶叶在温度为28℃~35℃、湿度为80%~90%的条件下发酵,发酵过程中,揉捻茶叶的摊叶厚度为12~18cm,每隔1h翻动一次揉捻茶叶,发酵2~4h,即得到发酵茶叶;
(6)杀青
将步骤(5)中得到的发酵茶叶均匀的添加至滚筒杀青机中,在温度为260℃~290℃的条件下杀青1~3min,即得到杀青茶叶;
(7)初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阳农林学院,未经信阳农林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60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棉籽油的提取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精准机制明州仙茗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