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冷式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5500.4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81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3 |
发明(设计)人: | 吴安智;范牧树;陈建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73 | 分类号: | H01L23/473;G06F1/2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德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5 | 代理人: | 张睿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出水端 进水端 水冷排 水冷头 水冷式散热装置 导管 导管连接 稳固连接 循环回路 热源 伸缩 弯折 扭转 环保 改进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包括水冷头、水冷排以及多个导管。该水冷头用以接触一热源,具有第一进水端与第一出水端。该水冷排具有第二进水端与第二出水端。该多个导管连接该第一出水端与该第二进水端以及连接该第一进水端与该第二出水端,用以使该水冷头与该水冷排形成一循环回路。本发明对导管的材料以及结构进行改进,使其可于被弯折、扭转或伸缩后仍能维持与水冷头或水冷排的稳固连接外,材料上也符合环保的规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导管改良的水冷式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水冷式散热装置1’,如图1A所示,是由水冷头2’、水冷排3’以及多个导管等元件,构成一循环回路,并在回路内填充有工作液体。其中,水冷头2’可跟发热源接触,例如贴合于CPU(中央处理器)、GPU(图形处理器)或其它芯片或元件,用以将其运转时产生的热能带走,并藉由导管41’内的工作液体传递至水冷排3’。水冷排3’则负责进行热交换的工作,让流经水冷排3’的工作液体得以降温。最后,冷却的工作液体会经由导管42’而流回水冷头2’,进行下一次的循环。
而当水冷式散热装置1’安装于主机或服务器的机壳内时,为了能够增加安装时的弹性,或是能够暂时调整位置以方便安装或更换主机内其它元件,水冷式散热装置的导管41’、42’会选择较长的管路或是可以弯曲的管路,目前业界常用的导管俗称蛇管,如图1A与图1B所示,是一种轴向上为波浪状的中空管路,这种蛇管虽然能够弯曲,但仍存在一些缺点,包括:
1.选用硬质的蛇管虽然能够避免管路对折而发生水阻的情况,但由于材质太硬,几经弯折后容易在与接头连接的部分产生很小的位移,累积多次后便会导致松脱的情况发生。
2.蛇管虽然可被弯曲,但很难被扭转或伸缩,因此限制了使用者在移动水冷排或水冷头时的幅度。
而除了蛇管之外,业界也经常利用PVC管来做为导管,其虽然也可弯曲或扭转,但因为环保意识的增强,使用PVC此种塑胶材料容易因为不符合环保法规而被禁用,因此业界目前也亟需找出其它适合材料的导管,来取代旧有的PVC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其具有容易安装的弹性与便利,并能兼顾环保的规范。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包括水冷头、水冷排以及多个导管,该水冷头用以接触一热源,具有第一进水端与第一出水端;该水冷排具有第二进水端与第二出水端;该多个导管连接该第一出水端与该第二进水端以及连接该第一进水端与该第二出水端,用以使该水冷头与该水冷排形成一循环回路;其中,至少一该导管的材料选自下列之一:三元乙丙橡胶(EPDM)、氯醇橡胶(Epichlorohydrin,ECO)、亚克力橡胶(ACM)、高温型亚克力橡胶(AEM)和氟橡胶(FKM)。
较佳地,所述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括工作液体以及泵,该工作液体填充于该循环回路;该泵设置于该循环回路中,用以驱动该工作液体使其于该循环回路中移动,而且该泵设置在该第二出水端与该第一进水端之间。
较佳地,所述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括锁固件,该锁固件套设于至少一该导管的外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冷式散热装置,包括水冷头、水冷排以及多个导管,该水冷头用以接触一热源,具有第一进水端与第一出水端;该水冷排具有第二进水端与第二出水端;该多个导管连接该第一出水端与该第二进水端以及连接该第一进水端与该第二出水端,用以使该水冷头与该水冷排形成一循环回路;其中,至少一该导管在未安装至该水冷排或该水冷头前,已呈非直线外形并具有至少一弯折处。
较佳地,该至少一导管于成型时就已具有该至少一弯折处。
较佳地,所述的水冷式散热装置还包括锁固件,该锁固件套设于至少一该导管的外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双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维芯片集成电路冷却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冷却储存模块的多孔流道液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