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透性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25305.1 | 申请日: | 2017-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 发明(设计)人: | 柯文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柏力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77/44 | 分类号: | C08G77/44;C08G77/20;C08G77/12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 地址: | 5115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透性 硅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硅树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透性硅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在目前硅树脂酒杯的制作过程中,为了保证酒杯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一般在硅树脂中添加白炭黑作为补强材料,并据此制约了酒杯透明度的提升,影响酒杯的透明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透性硅树脂,具有透明度高、力学性能好和成本低廉的特点。
本发明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性硅树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含乙烯基硅树脂硅油90~96份,含氢硅油4~8份,延迟剂0.1~0.3份,铂金催化剂0.1~0.3份。
进一步地,所述高透性硅树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含乙烯基硅树脂硅油93份,含氢硅油6.6份,乙炔基环己醇0.2份,铂金催化剂0.2份。
进一步地,所述含乙烯基硅树脂硅油是通过以下方法制备的:选用乙烯基含量6~8 mmol/g,M/Q为1~5的结晶状乙烯基硅树脂50份,分子量为50万~80万、乙烯基含量为0.01~0.10 mmol/g的乙烯基硅橡胶15份,乙烯基含量0.2~0.4、粘度为8000-12000、折射率在1.2~1.6的乙烯基硅油35份,控温在120℃~130℃,搅拌至结晶状树脂分散均匀,形成无色透明的含乙烯基硅树脂硅油。
乙烯基硅树脂是耐腐蚀性树脂,其立体网状结构可以提供所需的强度补充,采取其较高乙烯基含量的树脂提高所需制品硬度,很好的拒水性。较好的粘附性能。高透光性能,透光率可达98%以上。机械强度优良,耐大气性能卓越,可在~30℃~250℃环境下长期用。极低的挥发分及杂质含量,杂质含量小于50ppm。良好的成膜性、适度的柔韧性,且耐腐蚀,抗紫外线辐照,因此,选择乙烯基树脂作为主要原料制备含烯基硅油。同时,硅橡胶选用乙烯基含量低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反应链长,形成较好的拉伸轻度以及抗撕裂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氢硅油为含氢量为1~1.5 mmol/g、折射率1.1~1.6、挥发酚低于1%的含氢硅油。由于本发明硅树脂的硬度较高,在乙烯基含量较高的同时,含氢硅油选用的是含氢量为1~1.5 mmol/g、折射率1.1~1.6、挥发酚低于1%的含氢硅油,有效保证了最终得到的高透硅树脂具有较好的力学强度和透光性。
进一步地,所述延迟剂为乙炔基环己醇,抑制乙烯基与含氢的加成反应,以便控制工作时间在可用范围之内。
进一步地,所述铂金催化剂的质量浓度为5000ppm。在本发明中个,用来催化乙烯基与含氢发生加成反应的催化剂,一般选用5000ppm的铂金催化剂。
一种制备高透性硅树脂的方法,其步骤包括:按照以下质量份加入含乙烯基硅树脂硅油90~96份、含氢硅油4~8份、延迟剂0.1~0.3份、铂金催化剂0.1~0.3份;添加完毕后常温下搅拌至混合均匀,然后采用150℃模压成型,模压时间为5~10min,即可得到所述高透性硅树脂,节省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模具一般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脱模困难。
一种上述高透性硅树脂的用途:用于制作酒杯。
本发明一种高透性硅树脂,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第一、透明度高,利用含乙烯基硅油与含氢硅油的加成反应形成立体网状结构的高硬度高强度的弹性体,而且不添加任何白炭黑等补强填料,具有高透明的特性;
第二、力学性能优异,成型后硅树脂的shoreC为65~70,拉伸强度为8.5MPA以上,伸长率为150%以上,抗撕裂强度为25KN/M以上,冲击弹性为55%以上;
第三、成本低廉,本发明的高透硅树脂制备方法简单,制备过程段,节省时间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模具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脱模困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实施例及对本发明产品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透性硅树脂,用于制作酒杯,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含乙烯基硅树脂硅油96份,含氢硅油6份,延迟剂0.1份,铂金催化剂0.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柏力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柏力有机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53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