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高载流能力的126kV柱式真空断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3983.4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3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士年;刘志远;陈勇;鲁全全;陈建;师林华;刘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66 | 分类号: | H01H33/66;H01H33/662;H01H33/02 |
代理公司: | 扬州苏中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2 | 代理人: | 许必元 |
地址: | 2258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高载流 能力 126 kv 真空 断路器 | ||
一种具高载流能力的126kV柱式真空断路器,包括有:作为绝缘支柱的瓷套,瓷套内装有126kV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的两端分别有静导电杆和动导电杆,静导电端杆上部有上导电法兰,动导电杆周围设置有导电座,导电座下面有下导电法兰;动导电杆与导电座间用专用BAL SEAL母线适配器实现导电连接;上导电法兰的上方设置有上散热器,下导电法兰的上下方分别设有下散热器;在真空灭弧室及其导电连接件与瓷套内壁形成的空腔内充有气体绝缘介质,本发明通过缩短导电路径、设计专用BAL SEAL母线适配器、采用FK33导热脂、设计高效散热器来控减主回路电阻,提高散热效率,可以显著提高126kV柱式真空断路器的载流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126kV柱式真空断路器,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高载流能力的126kV柱式真空断路器,属于高压电气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12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断路器中,目前SF6断路器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如图7所示,现有SF6断路器的灭弧室极柱包括瓷套(11)、静触头座(12)、喷口(13)、静弧触头(14)、触指(15)、动弧触头(16)、热膨胀气缸(17)、拉杆(18)、中间触头(19)、下支撑座(20),上述SF6断路器的灭弧室极柱是利用SF6的熄弧性能进行灭弧。但SF6气体是《京都议定书》指出的6种温室效应气体中温室效应最强的的一种气体(其温室效应系数是CO2的23900倍),且在电弧高温作用下会产生多种有毒气体及大量具强烈腐蚀性的粉末。
真空断路器具有可靠性高、免维护、适于频繁操作、环境友好等优点,目前在40.5kV及以下的中压等级居于主导地位,用高压真空断路器替代SF6断路器是一种有效的选择,也代表发展方向。高压真空断路器在短路电流开断方面能力突出,但在12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由于真空灭弧室的高度显著增加,而真空的绝热性较好,导致真空断路器的载流能力难以提升(目前在2500A及以下)。中国专利ZL200420086275.3、ZL200420109704.4指出采用散热器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真空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出一种具有高载流能力的126kV柱式真空断路器,该断路器在现有的真空灭弧室不变的前提下,能够有效提高126kV柱式真空断路器的载流能力。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高载流能力的126kV柱式真空断路器,所述真空断路器的真空灭弧室极柱结构包括有作为绝缘支柱的瓷套、瓷套内装有126kV真空灭弧室、真空灭弧室的两端分别有静导电杆和动导电杆,静导电端杆的上部有上导电法兰,上导电法兰上部有上散热器,动导电杆的周围设置有导电座,导电座下面有下导电法兰;下导电法兰的上下部各设置一个下散热器,动导电杆与导电座间用BAL SEAL母线适配器实现两者间有效导电连接;在真空灭弧室及其导电连接件包括前述的上导电法兰、下导电法兰、导电座、母线适配器与瓷套之间充有气体绝缘介质。
优选的,所述瓷套外部伞裙采用大、小伞裙间隔的方式,满足设计预期的大爬距,可有效缩减瓷套及导电座的高度,节约成本。
优选的,所述真空灭弧室极柱的上导电法兰、下导电法兰之间的载流路径长度短,主回路电阻低至20μΩ,有效减少了回路发热量,有利于提高载流能力。
优选的,所述气体绝缘介质为N2或干燥压缩空气或其他非温室效应气体。
优选的,所述母线适配器为BAL SEAL斜圈簧环结构,利用动导电杆的外径及导电座的内槽配合及母线适配器的形变作用,实现母线适配器的内圈、外圈分别与动导电杆的外圆面、导电座的内槽面实现多点有效接触,接触电阻小。
优选的,所述真空灭弧室极柱的母线适配器装配前,在动导电杆的外圆面、导电座的内槽面分别涂适量FK33专用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宝胜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39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