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3925.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02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0 |
发明(设计)人: | 周庆;张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英威腾电梯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罗明玉 |
地址: | 214046 江苏省无锡市新区行创四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传输 方法 设备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设备发送通讯连接请求给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接收到通讯连接请求后发送公钥给设备,服务器上预存了至少一组公钥和私钥;若设备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公钥,设备根据当前的通讯连接请求生成对称密钥,通讯连接请求不同时对称密钥也不同;设备利用公钥对本地信息进行加密,本地信息包括对称密钥;设备将加密后的本地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与公钥相匹配的私钥解密加密后的本地信息来获取对称密钥;设备使用对称密钥与服务器进行加密通讯,直至当前的加密通讯通道中断。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上述方法提供动态变化的对称密钥,进而提高了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应用到越来越多的场景中,例如电梯物联网。在现有的物联网技术中,设备与服务器之间的一般采用对称加密或者明文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采用对称加密传输时对称加密的密钥是固定不变的,因此一旦对称加密的密钥被破解,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和系统,可以提供动态变化的对称密钥,即当前的对称密钥与之前生成的对称密钥不同,进而提高信息传输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设备发送通讯连接请求给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接收到通讯连接请求后发送公钥给设备,服务器上预存了至少一组公钥和私钥;若设备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公钥,设备根据当前的通讯连接请求生成对称密钥,其中,不同的通讯连接请求对应不同的对称密钥;设备利用公钥对本地信息进行加密,本地信息包括对称密钥;设备将加密后的本地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与公钥相匹配的私钥解密加密后的本地信息来获取对称密钥;设备使用对称密钥与服务器进行加密通讯,直至当前的加密通讯通道中断。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该设备包括:第一收发单元、生成单元、第一加密单元、第一收发单元以及第一通讯单元。
其中,第一收发单元,用于发送通讯连接请求给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接收到通讯连接请求后发送公钥给设备,服务器上预存了至少一组公钥和私钥;生成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公钥,根据当前的通讯连接请求生成对称密钥,其中,不同的通讯连接请求对应不同的对称密钥;第一加密单元,用于利用公钥对本地信息进行加密,本地信息包括对称密钥;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将加密后的本地信息发送给服务器,以供服务器根据与公钥相匹配的私钥解密加密后的本地信息来获取对称密钥;第一通讯单元,用于使用对称密钥与服务器进行加密通讯,直至当前的加密通讯通道中断。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的系统,该系统包括服务器和设备,所述设备包括第一收发单元、生成单元、第一加密单元、第一收发单元以及第一通讯单元;所述服务器包括第二收发单元、解密单元以及第二通讯单元。
其中,第一收发单元,用于设备发送通讯连接请求给服务器;第二收发单元,用于服务器接收到通讯连接请求后发送公钥给设备,服务器上预存了至少一组公钥和私钥;生成单元,用于若接收到服务器发送的公钥,设备根据当前的通讯连接请求生成对称密钥,其中,不同的通讯连接请求对应不同的对称密钥;第一加密单元,用于设备利用公钥对本地信息进行加密,本地信息包括对称密钥;第一收发单元,还用于设备将加密后的本地信息发送给服务器;解密单元,用于服务器根据与公钥相匹配的私钥解密加密后的本地信息来获取对称密钥;第一通讯单元,用于设备使用对称密钥与服务器进行加密通讯,直至当前的加密通讯通道中断;第二通讯单元,用于服务器使用对称密钥与设备进行加密通讯,直至当前的加密通讯通道中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英威腾电梯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英威腾电梯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39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