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电子控制电路和供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3668.1 | 申请日: | 2017-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0699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林铭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捷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02 | 分类号: | A62B7/02;A62B9/00;A62B9/02 |
代理公司: | 44242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冯筠<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缓解 高原 反应 电子 控制电路 供氧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电子控制电路和供氧设备;电子控制电路包括设于供氧通道内的氧气传感器和设于人体头部前方的呼吸频率传感器;还包括微控制器,及与微控制器连接的控制按钮、流量比例电磁铁、旁通电磁铁和气泵电机;氧气传感器和呼吸频率传感器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转换之后均传输至微控制器,控制按钮的开关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微控制器设有与流量比例电磁铁连接的流量控制端、与旁通电磁铁连接的旁通控制端和与气泵电机连接的气动控制端;还包括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振动组件。本发明在检测到使用者呼吸不畅或呼吸加快时,可以自动启动流量控制阀、气泵和旁通电路阀,自动提供相应浓度的氧气,以缓慢可能会出现的高原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控制电路,尤其涉及一种供应氧气的电子控制电路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们进入高原地带去旅游,然而,在平原地区生活习惯的人,一但进入高原,会有很强调的高原反应。大部分的理论都认为,高原反应与高原地区的空气稀薄,氧气不足有关。
现今,人们为了缓慢高原反应,会购买一些便携式的氧气瓶,对着嘴直接吸。一是使用起来不方便,二是不能控制氧气的使用量,三是不知道应该用多少浓度的氧气,四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应该开始补充氧气。
因此,有必要通过电子控制电路来实现氧气的科学合理的补充。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电子控制电路和供氧设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电子控制电路,包括设于供氧通道内的氧气传感器和设于人体头部前方的呼吸频率传感器;还包括微控制器,及与微控制器连接的控制按钮、流量比例电磁铁、旁通电磁铁和气泵电机;所述的氧气传感器和呼吸频率传感器检测的模拟信号经过模数转换之后均传输至微控制器,控制按钮的开关信号传输至微控制器;所述的微控制器设有与流量比例电磁铁连接的流量控制端、与旁通电磁铁连接的旁通控制端和与气泵电机连接的气动控制端;还包括与微控制器电性连接的振动组件;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氧气传感器的氧气浓度传感信号,输出反比例信号至流量比例电磁铁,以提供稳定的氧气量;若氧气传感器的氧气浓度传感信号低于氧气浓度下限值时,微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气泵电机和旁通电磁铁,旁通电磁铁动作,关闭旁通电磁阀,气泵电机启动,加大供氧速度;输出最大控制信号至流量比例电磁铁,加大氧气供应量;若呼吸频率传感器的传感信号超出其应急设定值时,微控制器输出控制信号至振动组件,振动组件启动,产生按摩动作;所述微控制器根据呼吸频率传感器的传感信号的波形,控制旁通电磁铁的通断,在呼气时,不输出氧气,在吸气时,氧气送出。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微控制器还连接有通讯模块;所述的振动组件为电磁衔铁式振动头。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通讯模块为用于与手机通讯的WI F I模块;所述的振动组件还设有用于提高振动头温度的加热片。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用于显示供氧参数的显示屏;供氧通道内还设有与微控制器连接的用于提高氧气温度的加热元件。
一种用于缓解高原反应的供氧设备,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氧气瓶,壳体内设有与氧气瓶管路连接的气泵,及与所述气泵管路并联的旁通电磁阀;气泵的输出端连接有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的出口与设于壳体表面的气管接口连接;还包括与气管接口管道连接的出气管,所述的出气管一端连接有用于与壳体管路连接的空气软管,另一端设有出气口和呼吸频率传感器;还包括用于固定出气管的头戴式支架;还包括如前所述的电子控制电路,所述的氧气传感器设于气泵出口;微控制器设于壳体内,控制按钮设于壳体表面,流量比例电磁铁设于流量控制阀内,旁通电磁铁设于旁通电磁阀内;气泵电机与气泵传动联接;所述的头戴式支架还联接有环绕于头部四周的帽子体或头箍,所述的振动组件位于帽子体或头箍的前端,对应于人体的额头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捷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捷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36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诊断和治疗一体化激光理疗智能机器人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空气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