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3315.1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9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黄孝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7/18 | 分类号: | A61L27/18;A61L27/40;A61L27/56;A61L27/50;A61F2/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32 | 代理人: | 何蔚 |
地址: | 20110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活性 融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脊柱融合是治疗脊柱结核、感染、畸形、退行性病变以及椎间盘损伤等脊柱疾患的有效手段。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先提出后路腰椎融合术(PLIF),该技术发展成为当今脊柱外科基本术式之一。1986年Badgy和Kuslich设计出适用于人体的椎间融合器,即BAK(Bagby and Kuslich)系统,并用于治疗退变性下腰痛。目前临床上应用的融合器主要由钛合金和PEEK材料制成,但两种材料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临床应用的后期,钛合金融合器的不足之处会逐渐表现出来,例如,不能从X线片判断其内部骨融合情况、存在应力遮挡、异物感、金属结构松脱等并发症。另外,可在CT、MRI图像产生伪影不利于对融合器的影像学评价等。1997年Scient's通过实验后应用PEEK椎间融合器于临床,它具有透光性好,可透过X线,也可行CT和MRI检查,弹性模量较好,具有抗腐蚀性及生物相容性,减少植骨量,提高融合率优点。由于其弹性模量与皮质骨相近,因此产生较小的应力遮挡,能够刺激骨的生长,取得良好的融合效果。虽然PEEK椎间融合器具有以上诸多优点,但也会因为其生物惰性导致椎间不融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融合器的不足,提供一种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便于植入,具有优异的融合效果,成骨效果好,能够与宿主骨更好地融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所述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包括基体,所述基体具有边主体结构以及设置在边主体结构中心的空腔,在基体后端设有与手术工具相配合的螺纹孔。
所述基体的制备材料为CS/PEEK(硅酸钙/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或PEEK(聚醚醚酮)材料。
所述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基体的形状包括马蹄形、U形、子弹形或肾形。
所述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还包括置于所述空腔中的三维多孔体,所述三维多孔体为三维连通结构。
所述三维多孔体通过三维打印制成。
所述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的表面还设有防滑齿和防滑针。
所述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基体还设有显影针,利于术中定位。
所述基体可通过注塑制成。
根据以上技术方案,本发明融合器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便于植入,能够使融合器和脊柱良好地融合。
进一步地,本发明采用CS/PEEK复合材料制备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基体,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使得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植入后能与宿主骨良好整合。
进一步地,本发明设置三维多孔体与融合器基体结合,三维多孔体置于融合器基体的空腔中,三维多孔体为三维连通网状结构,三维多孔体的多孔结构有利于骨细胞长入,促进骨融合,无需再将自体骨或者同种异体骨置入融合器,从而减少骨移植带来的并发症。
进一步地,本发明设置三维多孔体与融合器基体结合,三维多孔体置于融合器基体的空腔中,三维多孔体为三维连通网状结构,三维多孔体的多孔结构有利于骨长入,促进骨融合,无需再将自体骨或者同种异体骨置入融合器,使本发明成为免植骨融合器,从而减少骨移植带来的并发症。同时,由于基体采用CS/PEEK复合材料制备,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使得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植入后能与宿主骨良好整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3、4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4的俯视图。
1基体;11边主体结构;12防滑针;13显影针;14防滑齿;15空腔;16螺纹孔;2三维多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所述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包括基体,基体的基本结构是以CS/PEEK复合材料或PEEK材料注塑制成边主体结构,在该边主体结构的中心设有空腔,在基体的后端设有与手术工具相配合的螺纹孔。
本发明生物活性椎间融合器的基体可以是任何合适形状,包括但不限于马蹄形、U形、子弹形或肾形,其尺寸为适合脊柱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锐植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33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不凝气吸收塔
- 下一篇:一种阶梯孔状结构水凝胶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