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1378.3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9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景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景立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16;A61K35/55;A61K35/02;A61K33/12;A61K33/06 |
代理公司: | 青岛致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7236 | 代理人: | 庞庆芳 |
地址: | 4534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脂肪肝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
背景技术
脂肪肝是由一种或者多种原因引发的脂肪在肝脏过度沉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脂肪肝可以是一个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某些全身性的疾病的并发表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较大的变化,高脂肪,高糖饮食习惯使脂肪肝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成为仅此于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对于脂肪肝的治疗,一般根据病因采取措施,例如对于营养过剩型脂肪肝患者,则使用严格控制饮食,使体能恢复正常的办法。另外对于脂肪肝的治疗还有调节饮食结构,适当增加运动,补锌等方法。西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及抗氧化剂等药物治疗脂肪肝,但是目前为止,西药尚无针对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中医研究表明脂肪肝的形成是由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所导致水谷精微的运化输布失常,痰饮、水湿内生,瘀血停留,形成脂肪肝,因为饮食主要是通过胃的受纳、脾的运化生成水谷精微,并由脾的转输散精作用而布散营养周身,另外肝主疏泄、肾藏精主水对于水谷精微的正常代谢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水湿之邪重浊粘滞,侵入人体,留滞不化,易滞留于脏腑经络,阻遏气机的升降。脏腑经络阻滞,气机不畅,最易损伤或阻遏脾阳,导致脾阳不振,水湿内停。脾主运化水湿,且为阴土,喜燥而恶湿,对湿邪又有特殊的易感性,所以脾具有运湿而恶湿的特性。中医认为脾有“运化水湿”的功能,若体虚消化不良或暴饮暴食,吃过多油腻、甜食,脾就不能正常运化而使“水湿内停”;因湿久留不除而化热,湿为重浊阴邪,有形而沉重,其性黏腻,常可阻遏气机、滞碍阳气使人体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且湿久化热则为湿热,或炼液成痰则为痰湿,甚则成为湿毒,肝气郁结,气滞血瘀,肝郁乘脾,脾失健运,痰浊内生,终成痰浊瘀血,流注于肝而成脂肪肝。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脂肪肝的发病原理和病症特征结合临床经验,提供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解决了西医治疗脂肪肝针对性不强的问题,以专病专治的方法,取得了显著疗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治疗脂肪肝的中药,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茱萸80-100份,杜仲(姜制)80-100份,白茯苓70-90份,巴戟(去心)70-80份,熟地黄70-80份,当归50-60份,丹参50-60份,五味子40-60份,苍术(炒)40-60份,黄柏末40-60份,醋柴胡30-50份,龙骨30-50份,枯矾30-50份,麝香30-40份,青黛30-40份,草决明20-40份,生山楂20-40份,郁金20-40份,泽兰20-40份,桂心20-30份,续断20-30份,菟丝子(酒浸湿,研)10-30份,牛膝(酒浸)10-30份,白芷10-30份,黄耆(蜜炙)10-20份,北沙参10-20份,麦冬10-20份,生地黄8-10份,甘草5-10份,杞子4-8份,金钱草4-8份,枳壳4-8份,厚朴3-5份,滑石3-5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茱萸85-95份,杜仲(姜制)85-95份,白茯苓75-85份,巴戟(去心)73-76份,熟地黄73-76份,当归52-58份,丹参52-58份,五味子45-55份,苍术(炒)45-55份,黄柏末45-55份,醋柴胡35-45份,龙骨35-45份,枯矾35-45份,麝香33-37份,青黛33-37份,草决明25-35份,生山楂25-35份,郁金25-35份,泽兰25-35份,桂心22-28份,续断22-28份,菟丝子(酒浸湿,研)15-25份,牛膝(酒浸)15-25份,白芷15-25份,黄耆(蜜炙)12-18份,北沙参12-18份,麦冬12-18份,生地黄9份,甘草7-8份,杞子5-7份,金钱草5-7份,枳壳5-7份,厚朴4份,滑石4份。
优选的,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山茱萸90份,杜仲(姜制)90份,白茯苓80份,巴戟(去心)75份,熟地黄75份,当归55份,丹参558份,五味子50份,苍术(炒)50份,黄柏末50份,醋柴胡40份,龙骨40份,枯矾40份,麝香35份,青黛35份,草决明30份,生山楂30份,郁金30份,泽兰30份,桂心25份,续断25份,菟丝子(酒浸湿,研)20份,牛膝(酒浸)20份,白芷20份,黄耆(蜜炙)15份,北沙参15份,麦冬15份,生地黄9份,甘草7份,杞子6份,金钱草6份,枳壳6份,厚朴4份,滑石4份。
本发明配方中各组分的药理药效:
山茱萸
性味归经:酸,微温。归肝、肾经。
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景立,未经杨景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13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级组合式连续吸痰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主导尿装置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