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纵向排烟地铁隧道运动体火灾实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0989.6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19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朱春光;张欢;刘敏章;郑万冬;崔桐;由世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12201 | 代理人: | 宋洁瑾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纵向 地铁 隧道 运动 火灾 实验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长大地铁隧道多运动体火灾缩尺寸实验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模块化纵向排烟地铁隧道运动体火灾实验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地铁等技术的日渐成熟,在建及新投入使用的隧道规模也逐年增加,据统计,隧道火灾频率约为2次/108·车·千米,长大隧道一旦发生火灾造成的影响及对人员隧道结构安全的威胁是巨大的。随着地铁隧道的长大化,火灾发生后列车往往会被迫减速直至停车,最后滞留在隧道内进行紧急疏散,这是由于以下三种情况造成的:1)火灾发生时通常会切断行车系统供电使列车失去动力;2)驱动电机故障也会使列车失去动力;3)乘客启动紧急制动系统或人为破坏致使列车迫停。列车发生火灾时往往处于高速行驶状态,从高速行驶到逐渐减速停车的动态过程,隧道内的活塞风会随着列车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变化。而活塞风会驱使隧道内烟气的流向。在列车停车前,隧道内的烟气一直处于列车的后方,当列车制动停车后,车尾的烟气在活塞风的驱使下,会继续运动,蔓延整列列车。
长度小于2km的地铁或铁路隧道通常采用由射流风机组织的纵向排烟模式,而长度在2km~4km的地铁或铁路隧道,通常在隧道中间设置排烟竖井,采用排烟竖井与射流风机相结合的纵向排烟方案。纵向排烟方案是否适用于隧道运动体火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纵向排烟模式下,列车发生火灾后,减速停车整个动态过程的塞风规律、火灾燃烧特性、烟气蔓延特性、临界抑制风速、热释放速率等相关机理。
现有的隧道火灾缩尺寸实验系统大都只适用于研究地铁或铁路隧道列车停止状态的火灾特性研究,不能反映列车从发生火灾到减速停车的动态过程。此外,现有的缩尺寸实验大都采用在隧道模型端部设置大型轴流风机,并利用送风均流格栅在隧道模型内组织均匀的纵向风速。这种实验装置一般包括缩尺寸隧道模型,列车模型,燃烧器,通风系统,均流格栅,测温系统,风速测试系统及数据采集系统等几部分。
可见,目前的隧道火灾模拟实验系统只能进行火源静止火源火灾模拟实验,不能模拟火源运动状态下的火灾特性。迫切需要建立能够用于运动体火灾燃烧特性和烟气扩散特性的实验系统。此外,这种实验系统也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地铁隧道纵向通风排烟系统的排烟能力。这是因为,真实的隧道内,射流风机的截面积只占隧道断面的3%~5%,隧道断面的实际纵向风速分布是不均匀的,而实验系统通过送风均流格栅,在模型隧道断面内组织了均匀的纵向风速。而且如何将实验系统设计模块化,从而在一个实验系统上模拟研究不同长度的地铁隧道火灾情形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纵向排烟地铁隧道运动体火灾实验系统,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能在一个实验系统上模拟研究不同长度的地铁隧道火灾情形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式地铁隧道运动体火灾缩尺寸实验系统,包括隧道主体,设置于隧道主体上的压力测试系统、温度测试系统、烟气分析系统和活塞风速测试系统,列车模型以及设置于列车模型中的燃烧器,所述隧道主体和列车模型由多段缩尺寸模型实验标准段拼装组成,列车模型车头和车尾与分别与列车模型运动主动系统和列车模型运动从动系统通过链条连接,隧道主体标准段外部顶上设有射流风机风阀、缩尺寸射流风机、排烟竖井轴流风机和排烟竖井风阀。
所述隧道主体包括耐高温隧道主体标准段、耐高温火焰观察窗、传动链条托辊支架、传动链条托辊,所述标准段之间采用法兰连接,连接好的隧道主体放置在隧道主体支架上。
所述射流风机风阀、缩尺寸射流风机,通过缩尺寸弯头将模型隧道内的空气抽吸进设置在模型隧道外的风机内,风机的尺寸不受缩尺寸相似比的限制,再通过缩尺寸弯头输送到模型隧道内,缩尺寸射流风机模块的风量通过调节射流风机风阀的开度来控制。
所述列车模型前后分别设置有车头前的链条拉紧器和车尾链条拉紧器,链条的端头利用钢圈与链条拉紧器连接。
列车模型顶部设置有燃烧器槽位和燃烧器盖板,位于列车模型的车头,车尾和车中位置。
所述燃烧器包括燃烧盘,燃烧盘的尺寸与列车模型的燃烧器槽位的尺寸对应,燃烧盘内分隔成多个小格。
列车模型采用具有轮缘的车轮结构,车轮位于工字型轨道上,将车轮轮缘卡在工字轨道内侧,轨道与隧道主体直接采用螺丝固定。
所述列车模型运动主动系统包括速度控制电机、齿轮盘、与隧道主体连接的法兰盘,速度控制电机与齿轮盘利用联轴器连接,速度控制电机通过联轴器将动力传递给齿轮盘,齿轮盘转动再带动链条运动,链条牵引模型列车按照指定运动规律进行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09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