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通信网络中基于多点协作的切换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20463.8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417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发明(设计)人: | A·玛纳;S·乔胡瑞;S·S·帕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布络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H04W36/2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智云 |
地址: | 印度卡纳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通信 网络 基于 多点 协作 切换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由包括多点协作切换引擎的基站执行的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多点协作切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从通过有效多点协作链路集合与当前服务基站以及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设备接收用户设备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每个相邻基站之间具有一个以上的多点协作链路,所述用户设备测量报告包括与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相关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之间的每个多点协作链路中的各个数据无线载体的一总吞吐量,检测用户设备切换的触发;
根据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的切换可能性,对每个相邻基站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排序以及与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相关的用户设备支持能力信息,从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选择用于所述用户设备切换的目标相邻基站;
在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期间,将所述有效多点协作链路集合的子集从当前服务基站迁移至所述目标相邻基站,其中,所述迁移包括所述有效多点协作链路集合的子集在所述目标相邻基站内的再利用或重建;以及
根据所述目标相邻基站处的所述多点协作链路集合的用户设备吞吐量变化和用户设备支持能力修改在所述目标相邻基站处的所述多点协作链路集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检测用户设备切换的触发包括将所述总吞吐量与一相关阈值进行比较,当所述总吞吐量低于所述相关阈值时,触发所述用户设备切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适用性参数选自每个相邻基站的可用多点协作链路数量、每个相邻基站的多点协作链路的数据吞吐量以及与每个相邻基站相关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的切换可能性包括将一相关权重分配给每个切换适用性参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相关的用户设备支持能力对应于所述相邻基站支持必需数量的信号无线载体和数据无线载体的能力。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目标相邻基站处创建至少一个新多点协作链路以支持所述用户设备切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有效多点协作链路集合的所述子集和所述至少一个新多点协作链路合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于所述合并,验证所述目标相邻基站的吞吐量能力。
9.一种在由包括多点协作切换引擎的基站执行的无线通信网络中执行多点协作切换的通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设备包括:
处理器,配置为:
从通过有效多点协作链路集合与当前服务基站以及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进行通信的用户设备接收用户设备测量报告,其中,所述用户设备与每个相邻基站之间具有一个以上的多点协作链路,所述用户设备测量报告包括与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相关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信息;
根据所述用户设备和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之间的每个多点协作链路中的各个数据无线载体的一总吞吐量,检测用户设备切换的触发;
根据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的切换可能性,对每个相邻基站进行排序;
根据所述排序以及与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的每个相邻基站相关的用户设备支持能力信息,从所述相邻基站集合中选择用于所述用户设备切换的目标相邻基站;
在所述用户设备切换期间,将所述有效多点协作链路集合的子集从当前服务基站迁移至所述目标相邻基站,其中,所述迁移包括所述有效多点协作链路集合的子集在所述目标相邻基站内的再利用或重建;以及
根据所述目标相邻基站处的所述多点协作链路集合的用户设备吞吐量变化和用户设备支持能力修改在所述目标相邻基站处的所述多点协作链路集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布络有限公司,未经维布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046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