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膜法两级A/O脱氮系统及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0394.0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强;郭传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9/14 |
代理公司: | 郑州异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4 | 代理人: | 韩华 |
地址: | 450007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膜 两级 系统 工艺 | ||
1.一种生物膜法两级A/O脱氮系统,包括A/O生物池,其特征在于:所述A/O生物池包括沿污水流向依次排列的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和二级好氧池,所述一级缺氧池的顶部溢流口与所述一级好氧池相连通,一级好氧池的顶部溢流口与所述二级缺氧池相连通,二级缺氧池的顶部溢流口与所述二级好氧池相连通;一级缺氧池底部连通有进水管,二级好氧池底部连通有出水管,一级好氧池的溢流口位置处设置有回流泵,与所述回流泵相连通的回流管出口设置在一级缺氧池进水口的上方位置处;所述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二级缺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内分别设置有填充体积为68-72%的组合填料,一级缺氧池和二级缺氧池内设置有搅拌器,一级好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底部设置有盘式曝气器;所述一级缺氧池的容积为一级缺氧池和一级好氧池总容积的30-50%,所述二级缺氧池的容积为二级缺氧池和二级好氧池总容积的50-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膜法两级A/O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
首先,总氮含量为150-300mg/L的污水由一级缺氧池底部进水管进入,并从一级缺氧池顶部溢流进入一级好氧池后与附着在一级好氧池内组合填料上的硝化菌发生硝化作用;一级好氧池内部分反应混合液通过回流泵回流至一级缺氧池进水口位置附近,回流混合液与附着在一级缺氧池内组合填料上的反硝化菌、一级缺氧池内的污水发生一次反硝化反应,产生的氮气随污水进入一级好氧池并在一级好氧池底部盘式曝气器的作用下吹释而出,其中回流混合液和污水的回流比控制在100-400%;
然后,污水从一级好氧池顶部溢流进入二级缺氧池内,与附着在二级缺氧池内组合填料上的反硝化菌发生二次反硝化作用后,从二级缺氧池顶部溢流进入二级好氧池,二次反硝化产生的氮气在二级好氧池底部盘式曝气器的作用下吹释脱出,脱氮完毕的污水则通过二级好氧池底部出水管流出;
其中,污水在一级缺氧池和一级好氧池内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T1,污水在二级缺氧池和二级好氧池内总的水力停留时间为T2,T1:T2=4:1,污水总脱氮率为70-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膜法两级A/O脱氮工艺,其特征在于:在第二缺氧池内加投碳源,使来自一级好氧池内的污水与附着在二级缺氧池内组合填料上的反硝化菌反应,进一步提高脱氮率,随后多余碳源随污水进入二级好氧池,并与附着在二级好氧池组合填料上的好氧菌发生氧化反应后被去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03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