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碳纤维短切工艺的可组装引丝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20150.2 | 申请日: | 2017-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5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陆龙生;孙佳伟;邢迪;万珍平;汤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H51/005 | 分类号: | B65H51/005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碳纤维 工艺 组装 引丝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纤维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碳纤维短切工艺的可组装引丝板,提高引丝效率。
背景技术
碳纤维短切工艺是碳纤维制造领域中一个重要环节。碳纤维经过短切之后,可制备具有强度高、模量大、比重小、稳定性强的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军事领域之中。
碳纤维经过短切之前,要经过上浆、烘箱烘干等预处理工艺.,而完成这些预处理工艺之前,需要完成复杂繁琐的引丝工序,将碳纤维丝束从纱架处牵引至上浆装置、烘箱,最后到短切装置。目前,工业上常采用单根丝束依次牵引到位的方式进行引丝,该方法容易发生缠丝,且效率不高。当需要增加碳纤维丝束工位或者对工位进行重新调整时,就需要重新进行引丝工序。所以,引丝过程中,需保证碳纤维丝束之间无相互干扰,才能使得各工序丝束能稳定输送直至短切完成。而且,在短切碳纤维生产过程中,进行引丝工序就必须停机停产,因此,尽量减少引丝工序所用的时间,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失。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损失的可组装引丝板。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碳纤维短切工艺的可组装引丝板,包括矩形板体,所述板体上相隔一定距离地分布设置有若干垂直板体的通孔,所述板体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另一可组装引丝板的组装件。
进一步地,所述的矩形板的材料为塑料或金属。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孔包括引丝孔、被引丝孔,所述引丝孔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其余均为被引丝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通孔为圆形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引丝孔和被引丝孔的直径为3-10mm,有利于穿引碳纤维丝束。
进一步地,所述引丝孔和被引丝孔沿直线分布,以防止丝束之间相互缠绕。
进一步地,所述的引丝孔和被引丝孔的间距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引丝孔和被引丝孔设置有颜色区分标志,方便使用时区分。
进一步地,所述组装件包括分别设于矩形板体两端的楔形件和楔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楔形件和楔形槽之间为过渡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直线等距分布的被引丝孔可实现碳纤维丝束在引丝过程相互之间不干扰,有利于各工序丝束能稳定输送直至短切完成,实现稳定生产。
2.利用上一次短切工艺余留下的碳纤维丝束作为牵引丝,可大大减少引丝时间,提高效率。
3.引丝板为可组装装置,利用楔形件和楔形槽实现引丝板的组装,从而满足多丝束短切工艺的要求。
4.引丝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造价低廉,可减少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组装引丝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组装引丝板的引丝操作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可组装引丝板的组装示意图。
图1中所示为:引丝孔1;被引丝孔2;组装件3;牵引丝4;引丝板5;被引丝6;烘箱7。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述的范围。
图1所示,一种用于碳纤维短切工艺的可组装引丝板,包括塑料或金属材质的矩形板体,所述板体上沿直线等间距地分布设置有若干垂直板体的圆形通孔,便于碳纤维丝束的固定以及防止丝束之间相互干涉。所述的通孔包括两个引丝孔1、十个被引丝孔2,所述引丝孔1位于最左侧和最右侧,其余均为被引丝孔2。所述引丝孔1和被引丝孔2的直径为3-10mm,有利于穿引碳纤维丝束。所述板体两端设置有用于连接另一可组装引丝板的组装件3,所述组装件3包括分别设于矩形板体两端的楔形件和楔形槽,所述楔形件和楔形槽之间为过渡配合,当两块可组装引丝板连接时,其中一块可组装引丝板的楔形件与另一可组装引丝板楔形槽通过过渡配合相连接后形成整体,从而增加被引丝孔2,从而满足多丝束碳纤维短切工艺的要求。
另外,所述引丝孔1和被引丝孔2设置有颜色区分标志,方便使用时区分。
如图2所示,碳纤维短切工艺的引丝过程中,结合本实施例的可组装引丝板使用,可通过如下步骤实现:
a.利用上一道短切工艺余留下的碳纤维丝束作为牵引丝4,分别固定在引丝板5的两个引丝孔1上且位于引丝板5的一侧,可实现快速引丝,减少引丝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201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回球高尔夫练习场
- 下一篇:一种体育教学训练用发球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