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速度与陀螺仪数据的汽车驾驶稳定性的判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9710.2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045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阮志毅;洪志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何家富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速度 陀螺仪 数据 汽车 驾驶 稳定性 判定 方法 | ||
1.一种基于速度与陀螺仪数据的汽车驾驶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行车前,以汽车的前进方向、左侧向方向、垂直向上方向为x、y、z坐标轴,建立右手直角坐标系Oxyz,且设置S1、S2、S3的初始值为0,其中S1、S2、S3分别为急加速事件次数、急减速事件次数、急转弯事件次数,进入S2;
S2:获取各个时刻行驶加速度提取在x轴、y轴、z轴方向的加速度分量ax,i、ay,i、az,i,进入S3;
S3:定义其中ωγ,i为第i时刻的陀螺仪偏航角速度,进入S4;
S4:定时计算的平均值,分别记为Ωi,其中n为采样的频率nHz,进入S5;
S5:设定阈值A+、A-、Ω,将A+和A-和Ω和Ωi分别进行比较,若大于A+则判定为一次急加速事件,令S1自增1更新;若大于A-则判定为一次急减速事件,令S2自增1更新;若Ωi大于Ω则判定为一次急转弯事件,令S3自增1更新,进入S6;
S6:行车结束后,令S=S1+S2+S3,根据S的值对用户驾驶稳定性进行判定;
其中,步骤S2中,获取各个时刻行驶加速度具体为:
S21:获取第i-1时刻和第i时刻陀螺仪数据中的横滚角速度ωα,i-1和ωα,i、俯仰角速度ωβ,i-1和ωβ,i、偏航角速度ωγ,i-1和ωγ,i;
S22:分别计算ωα,i-1和ωα,i、ωβ,i-1和ωβ,i、ωγ,i-1和ωγ,i的平均值;
S23:S22中计算的结果分别乘以第i-1时刻到第i时刻这段时间的间隔Δt,乘积分别作为Δt时间段内x、y、z坐标轴的旋转角度αi-1/2、βi-1/2、γi-1/2,计算公式分别为:αi-1/2=(ωα,i-1+ωα,i)Δt/2、βi-1/2=(ωβ,i-1+ωβ,i)Δt/2、γi-1/2=(ωγ,i-1+ωγ,i)Δt/2;
S24:获取第i+1、i-1时刻汽车的速度vi+1、vi-1,并通过公式计算出第i+1、i-1时刻对应坐标系下的速度矢量其中,t表示向量、矩阵的转置;
S25:分别对进行旋转轴变换和逆变换,得到在第i时刻坐标系下的坐标,再使用中心差商近似代替速度变化率的定义,解算出行驶加速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和为欧拉角捷联矩阵,其形式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与陀螺仪数据的汽车驾驶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S7:根据S1、S2、S3的值的情况,对用户不良的驾驶行为提出改进建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与陀螺仪数据的汽车驾驶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S4中,计算的平均值的频率是0.5秒一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与陀螺仪数据的汽车驾驶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S4中,n的值大于或等于10。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速度与陀螺仪数据的汽车驾驶稳定性的判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S6中,根据S的值对用户驾驶稳定性进行判定具体为:
S的值越小表明稳定性越好,S的值越大表明稳定性越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71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