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程序的计算迁移方法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9405.3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9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何宁宁;刘元安;范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8 | 分类号: | G06F9/48;G06F1/329;H04W52/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李阳;于洁 |
地址: | 517000 广东省河源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程序 计算 迁移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移动终端程序的计算迁移方法与装置包括:将移动终端程序分割为多个组件,并剔除不支持计算迁移的组件;根据剩余组件以及剩余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关系,构建组件关系无向图;根据组件关系无向图与当前带宽迭代扩大可迁移单元,直到迁移计算权重比满足当前带宽的最小值;在当前带宽稳定时,继续迭代扩大可迁移单元并在时延允许范围内进行计算迁移;在当前带宽不稳定时,立即在时延允许范围内进行计算迁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程序的计算迁移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快速发展,成为大众喜爱的主要通讯与娱乐设备。终端应用程序层出不穷,如社交应用,网络游戏,音视频应用,定位服务等等,这些应用程序成为消耗终端能耗的主要内容。虽然技术人员在终端硬件方面不停改进增强终端蓄电能力,但远远不能满足终端能耗需求。
“计算迁移”能够有效从软件方面缓解终端耗能问题,移动终端通过计算迁移把应用程序的复杂计算经过无线网络环境迁移至更高速的服务器执行,服务器执行完毕后返回执行结果至计算迁移点,终端继续执行,从而减少终端运行时间和能耗。计算迁移通过程序分割技术将终端应用程序执行组件一分为二或者一分为多进行迁移计算,因此能否有效进行迁移的前提是得到正确的分割结果。
目前,通过现有研究得到程序分割技术主要有两种:一、手动程序分割。程序员提前实现程序代码分割,只在迁移时刻迁移已经分割好的程序,是一种静态的程序分割算法。二、自动程序分割。即使用自动的程序分析算法和工具动态分割程序代码,并迁移至相应服务器执行。自动程序分割有静态和动态两种形式。顾名思义,静态程序分割是在迁移决策前,就决定程序哪些部分应该被迁移,不考虑程序实际运行环境。动态程序分割是在程序实际运行过程中,综合考虑一系列迁移条件,根据实时网络环境,目标函数等动态分割决策可迁移程序片段。计算迁移过程中要经过易变不稳定的无线网络环境,数据传输是计算迁移的必要环节,移动设备和服务器之间程序数据传递是造成终端能耗的主要方面。在整个计算迁移过程中,主要有四个组成部分会造成时延和能耗:程序在移动终端本地执行的时间(能耗)、迁移至服务器执行程序的时间(终端等待产生空闲能耗),终端传输数据和服务器返回数据的传输时间(能耗)。其中,数据传输部分产生能耗是通信能耗,其他为计算能耗。这两种能耗是计算迁移产生的总能耗。若程序分割算法自身复杂度很高,对于终端来说会产生大量能耗;若网络环境较差,会使得迁移过程产生大量通信能耗,甚至影响应用程序执行时延。
针对现有技术中迁移程序分割不能自适应网络环境动态分割,导致终端能耗高、时延高的问题,目前尚无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移动终端程序的计算迁移方法与装置,能够自适应网络环境进行动态分割,降低终端的能耗与时延。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程序的计算迁移方法,包括:
将移动终端程序分割为多个组件,并剔除不支持计算迁移的组件;
根据剩余组件以及剩余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关系,构建组件关系无向图;
根据组件关系无向图与当前带宽迭代扩大可迁移单元,直到迁移计算权重比满足当前带宽的最小值;
在当前带宽稳定时,继续迭代扩大可迁移单元并在时延允许范围内进行计算迁移;
在当前带宽不稳定时,立即在时延允许范围内进行计算迁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剩余组件以及剩余组件之间的数据交互关系,构建组件关系无向图包括:
将多个剩余组件作为顶点;
将多个剩余组件之间的交互关系作为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未经西可通信技术设备(河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94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