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切筋机动力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8686.0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47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发明(设计)人: | 门洪达;梁锦昌;韩玉桥;陶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观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1/00 | 分类号: | B21F11/00;H01L21/6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机动力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力机构,具体是一种高速切筋机动力机构。
背景技术
半导体集成电路在大量生产时,每个电路均由导线框架所承载。当导线框架上的电路完成上晶片、打线、塑封胶体和电镀后,便需要把原来作生产导线使用的地方去掉,形成每支电路脚为独立个体,互不干涉,而达成这个工艺必须使用自动化步进冲模完成。此外为配合自动模运作,导线框架必须自动进料、传送及收料动作,因而诞生了半导体集成电路自动切筋系统。而半导体集成电路自动切筋系统中的动力机构部分则承担着整个切筋系统生产效率的重大角色,半导体集成电路自动切筋系统中的动力机构布局的合理与否和构造工艺的先进性则代表着整个半导体切筋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快速度提升效率已是最基本的生存要素,于是便催生了半导体集成电路高速切筋系统高速切筋机动力机构。半导体集成电路封装后,在没有进行切筋之前,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引脚之间还连有筋,必须把筋去掉后才能恢复每个引脚的独立性,半导体集成电路切筋系统就是将把集成电路的引脚连在一起的金属切掉。半导体集成电路切筋系统一般都包括进料装置、切筋装置和收料装置,在各装置外都安装有外框屏架。进料装置与切筋装置的进料口连接,负责把导线框架送入切筋装置进行切筋;收料装置与切筋装置的出料口连接,负责把完成切筋的导线框架收集到集料装置中。
现有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切筋系统动力机构,切筋装置中采用油压液压缸做冲切动力:使用交流马达驱动液压泵再传至液压阀通过油管传送液压至油压液压缸,由液压阀控制给油管路,使油压液压缸完成上下动作,油压液压缸的缸轴连接精密上冲模的冲头,这样最后通过油压液压缸完成冲切动作。并且通过气动传送导线框架,即是传送导线框架使用气缸加直线滚珠轴承完成,按逻辑传送动作(下左上右传送动作),具体来说,就是使用气缸加直线滚珠轴承完成,按逻辑传送动作(半导体集成电路切筋系统中安装有拨动抓手的传送板往下则抓手往左,传送板往上则抓手往右传送动作),这种传送动作为独立性逻辑动作,每个动作必须单独完成,由感应器确认到位后,传到中央控制电脑,再按程序输出下个动作指令,然后执行下个动作,每个动作与动作之间都必须产生停顿,所以速度没法提升。在进料装置上设有入料抓手,收料装置上设有收料抓手。
总之,这种现有的半导体集成电路切筋系统动力机构存在如下缺点:振动大,因由快速下降至模具死点而突然停止,产生惯性突变;速度慢,生产效率低(每分钟50次冲切);体积庞大,结构布局错综复杂,不便日常维修保养;产能低,因结构动作非连贯性,逻辑动作必须先完成一个后,再开始第二个;液压油泄露会造成产品污染;耗能大,液压装置因机械损耗大能量转移次数多。
另外,传统切筋机动力机构采用3相380V电机作为动力输入,经皮带带动飞轮旋转,进而带动曲轴运动,体积庞大,非同心连接,皮带极易磨损,日常维护繁杂;传统切筋机采用油压装置推动动力传送杆上下运动,需增加油压增压泵,耐高压油管,储油箱,无法达到精准控制,且易有油料外漏,如电路障碍,液压油属易燃物料,极易引发事故;传统切筋机多采用皮带传动,皮带属易损部件,需长期专人维护;传统切筋机采用380V电机驱动,由于皮带不能承受高速长时间持续运转,因此速度慢,生产效率低(每分钟50次冲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度快、产能高的高速切筋机动力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观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观在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6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毛球场线智能裁判装置
- 下一篇:健身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