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讯录分组终端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8565.6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1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翔;张腾 | 申请(专利权)人: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725 | 分类号: | H04M1/725;H04M1/2745;G10L25/63;G10L25/5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沈荣彬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区北环大道9018***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讯录 分组 终端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讯录分组终端及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如手机能够使人与人在任意时间或者任意地点通过移动终端进行通话,从而了解彼此之间的信息,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供了便利。因此移动终端已成为很多现代人工作、生活的必备品。
现有移动终端能够存储电话号码以及使用该电话号码的人的姓名,在拨打电话时只要调用通讯录就可以很快的拨打电话;在接通电话时,通过安装好的软件能够显示来电号码以及该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姓名等信息,进而与通讯录中存储的信息对比;如果通讯录中包括有该来电号码,此时,屏幕上可以显示该来电号码以及该来电号码对应的用户姓名,可以确定该来电者为非陌生人。如果当通讯录中未包括有该来电号码时,此时,屏幕上可以仅显示该来电号码进而可以判断来电为陌生来电。
发明人通过研究发现,上述记载联系人信息的简单通讯录无法识别出通信对方的性格,幽默方式等属性。这显然无法满足人们不断扩展的社交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通讯录分组终端及方法,旨在解决用户在来电通话中无法识别通信者喜好、性格等属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通讯录分组终端,包括依次连接的语音分析单元,控制器和输出单元,其中:
所述语音分析单元,用于在通信过程中采集和分析通话对象的音频信号,得到通话对象的语音习惯;
所述控制器,用于分析所述语音习惯,对所述语音习惯标注用户属性;
所述输出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用户属性对通讯录进行分组输出。
可选地,所述用户属性包括:出生地,性格倾向,是否幽默至少一项。
可选地,所述语音习惯包括声音特征参数,所述语音分析单元包括语音输入单元和特征提取单元,
所述语音输入单元,用于在通话过程中接收通话对象的音频信号;
所述特征提取单元,用于提取所述音频信号的声音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相连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音频属性标准库;
所述语音属性标准库包括声音特征参数与用户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输出单元包括显示单元、音频输出单元或报警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组输出包括:将至少一项用户属性相同的音频信号对应的通话对象作为同一组通讯录信息进行输出。
可选地,所述终端还包括用户输入单元,用于接收用户输入需要查询的用户属性关键词,所述用户属性关键词是所述用户属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输出单元包括显示单元、音频输出单元或报警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分组输出包括:将包含所述用户属性关键词的音频信号对应的通话对象作为同一组通讯录信息进行输出。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通讯录分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通信过程中采集和分析通话对象的音频信号,得到通话对象的语音习惯;
分析所述语音习惯,对所述语音习惯标注用户属性;
根据所述用户属性对通讯录进行分组输出。
可选地,所述语音习惯包括声音特征参数,所述在通信过程中采集和分析通过对象的音频信号,得到通话对象的语音习惯包括:
在通话过程中接收音频信号;
提取所述音频信号的声音特征参数。
可选地,所述分析所述语音习惯,对所述语音习惯标注用户属性包括:
将所述声音特征参数与预存的语音属性标准库进行对比,对所述语音习惯标注用户属性;
其中,所述语音属性标准库包括声音特征参数与用户属性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用户属性对通讯录进行分组输出包括:
将至少一项用户属性相同的音频信号对应的通话对象作为同一组通讯录信息进行输出;
或者,接收用户需要查询的用户属性关键词,将包含所述用户属性关键词的音频信号对应的通话对象作为同一组通讯录信息进行输出;
其中,所述用户属性关键词是所述用户属性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5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