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客车空调压缩机总成隔振与皮带稳定运行的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8491.6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4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钊;张攀登;陈卫强;吴璀勇;黄仕阳;朱玉田;郑昌隆;冯还红;方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5/00 | 分类号: | F04B35/00;F04B39/00;F16H7/02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博一专利事务所 35213 | 代理人: | 方传榜;庄俊佳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机总成 连接杆 皮带 客车空调 隔振 过渡皮带轮 车身大梁 动力总成 方向设置 稳定运行 客车 发动机皮带轮 减振弹簧 垂直的 舒适性 张紧力 中心点 中心距 指向 | ||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客车空调压缩机总成隔振与皮带稳定运行的机构,包括动力总成、压缩机总成和车身大梁,所述动力总成与所述压缩机总成之间装设有第一连接杆,该第一连接杆沿着所述发动机皮带轮与过渡皮带轮的中心距的方向设置,所述压缩机总成的底部左、右两侧与车身大梁之间分别装设有第二连接杆和一减振弹簧,所述第二连接杆指向所述过渡皮带轮的中心点,并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相垂直的方向设置。本发明不仅可以满足客车空调压缩机总成的隔振要求,而且又能够满足皮带的张紧力要求以及皮带运行,使客车各结构可以非常稳定地运行,提高客车的舒适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客车生产制造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客车空调压缩机总成隔振与皮带稳定运行的机构。
背景技术
大多数客车的空调压缩机总成一般是由发动机等驱动装置驱动,该压缩机总成与发动机通过悬置隔振后,安装在车身大梁上,由于隔振后两者都在相对于大梁发生相对运动,因此,中心距不可避免的要发生变化,中心距的变化会对皮带产生激励作用,经常使皮带发生很大的振动,特别是在发动机转速范围内,皮带横向振动的固有频率与发动机、压缩机的激励耦合,会发生数次共振,测试发现,共振时皮带振幅可达到了几十毫米,共振使车内振动噪声均出现恶化,乘坐舒适性下降。另外一方面,皮带共振也严重危害了皮带的寿命、影响皮带运行的可靠性,特别是稳定性,如果皮带发生翻带问题,会使空调压缩机停止工作,影响在炎热夏季乘坐客车的乘客,降低客车的舒适性。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的客车结构中,动力总成(1)通过其上发动机皮带轮(11)和皮带(4)驱动压缩机总成(2)上的过渡皮带轮(23)转动,再由过渡皮带轮(23)驱动压缩机总成(2)上的压缩机皮带轮(21)和发电机皮带轮(22)转动运行,该压缩机总成(2)底部的转轴(8)限制该压缩机总成(2)只能绕其转动,同时,该压缩机总成(2)上设置的螺杆(9)一头铰接安装在车身大梁(3)上,另一头设有螺母(91),该螺母(91)在螺杆(9)上通过设置的减振弹簧(7)可转动旋紧调节设置,通过旋转该减振弹簧(7),再对压缩机总成(2)的安装板(10)产生作用力,让压缩机总成(2)有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趋势,通过这种方法张紧皮带(4)。另一方面,所述转轴(8)的外表面套设有一环型橡胶垫(12),通过该环型橡胶垫(12)来隔离振动。
现有技术客车结构的缺点:①由于皮带轮之间需要保持平面度的要求,不希望让压缩机总成有摆动,基于稳定性考虑,环型橡胶垫的刚度只有设计的非常大,使变形位移极小,几乎就是刚性,无法产生隔振效果,甚至使振动放大;②此处减振弹簧的主要作用是提供皮带张力,不是隔离振动,由于动力总成和压缩机总成都是通过各自悬置安装到车身大梁上,工作时振动会产生位移,不可避免使皮带的长度跟着发生变化;③该结构中,压缩机总成绕转轴转动,该运动在皮带长度方向和横向的激励方向都有分量,容易激励皮带,使皮带也发生振动;④该皮带在安装时有2360N的力,这个力存在于动力总成和压缩机总成之间,单独对于动力总成来说,没有得到平衡,会将其向一个方向施加作用,对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产生不利影响,包括悬置隔振降低,悬置限位间隙减少甚至会碰到限位块,一旦碰到限位块,发动机的振动将不经过衰减的进行传递。
所以,在客车生产制造的行业领域中,为了协调各结构的矛盾,需要开发出一种既能满足隔振的要求,又能满足皮带的张紧力需求和皮带运行的稳定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客车空调压缩机总成隔振与皮带稳定运行的机构,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和缺点,提供一种新型机构,它不仅可以满足客车空调压缩机总成的隔振要求,而且又能够满足皮带的张紧力要求以及皮带运行,使客车各结构可以非常稳定地运行。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金龙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84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适用于5°斜底轮辋的全钢载重无内轮胎
- 下一篇:一种胎压可变的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