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托辊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7752.2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982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军;邬建雄;王建军;柴志勇;尚佳君;高春华;郭云鹏;王志斌;李伟钢;张浩;张媛;尹淑梅;刘智平;连杰;陈少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神华皮带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9/09 | 分类号: | B65G39/09;B65G15/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11410 | 代理人: | 马东晓 |
地址: | 030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输送 机用托辊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托辊,包括筒体、滚轴、轴承座、轴承、密封组件及防护盖,轴承座位于筒体的两端,滚轴贯穿筒体和轴承座;轴承、密封组件和防护盖依次设置于轴承座内,轴承和防护盖分别与滚轴紧配合,密封组件与轴承座过盈配合,筒体为具有低碳马氏体的铁素体耐腐蚀钢管,其由下列化学成分冶炼而成,各化学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数是:C≤0.05%;Si≤3%;Mn:1~2.5%;P≤0.04%;S≤0.03%;Cr:10~13%;Ni:0.2~3%;其余为Fe元素及微量合金元素组成。通过上述材料的使用,可将筒体厚度减至3mm,且筒体的屈服强度、耐磨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有效的提高了托辊使用寿命,降低所配套带式输送机运行能耗至少8%以上,使筒体的平均使用寿命达到5万小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式输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托辊。
背景技术
皮带输送机托辊是皮带输送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皮带输送机占据数量最多的一种部件。皮带输送机托辊不同于物料输送用的无动力筒体,虽然组成形式和外观上近似相同。但是皮带输送机托辊承载量较大,而且对转速也有相应限制。
目前,现有的托辊结构普遍存在以下技术缺陷:
现有的托辊筒体部分采用直径159mm,其钢管厚度为4.5mm,材质为Q345B,由于Q345B材质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性差,随着使用时间推移锈蚀板结严重,筒体不能适应井下粉尘、腐蚀、淋雨、物料黏附等恶劣运行环境,使用寿命短;且由于筒体较重,这样会造成旋转重量增加,也加速了输送带的磨损,平均使用寿命3万小时。
同时,托辊密封采用传统的迷宫式密封,该密封结构间隙过大不能有效的控制污染物进入密封系统内部,导致轴承润滑油脂被污染,加速轴承磨损;因间隙大,要防止异物或淋水进入,通常大量注入润滑脂,而润滑脂因存入时间及温度变化容易稀释或被污染。因此,现有托辊密封方式不能有效的阻隔粉尘、淋水等对轴承和润滑脂的侵害;长期使用后,会导致托辊径向跳动、轴向窜动量及旋转阻力过大等,严重的影响了托辊寿命,降低了托辊运行的可靠性和经济效益,是带式输送机行业设计和生产急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托辊筒体耐磨性差、使用寿命短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托辊。
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带式输送机用托辊,包括筒体、滚轴、轴承座、轴承、密封组件及防护盖,所述轴承座位于所述筒体的两端,所述滚轴贯穿所述筒体和轴承座;所述的轴承、密封组件和防护盖依次设置于所述轴承座内,所述轴承和防护盖分别与所述滚轴紧配合,所述密封组件与所述轴承座过盈配合,所述防护盖由弹性金属材料制成,靠近所述防护盖的边缘端面上成型有至少三个均布的局部挤压面;所述筒体为具有低碳马氏体的铁素体耐腐蚀钢管,其由下列化学成分冶炼而成,各化学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数是:
C≤0.05%;Si≤3%;Mn:1~2.5%;P≤0.04%;
S≤0.03%;Cr:10~13%;Ni:0.2~3%;
其余为Fe元素及微量合金元素组成;
所述筒体经700±10℃,保温9-15小时退火,退火后通过自然冷却后卷制而成。
优选地,所述筒体中各化学成分所占重量百分数是:
C≤0.03%;Si≤1%;Mn:2~2.5%;P≤0.04%;
S≤0.015%;Cr:10~13%;Ni:0.6~1%;Nb≤0.2%;
其余为Fe元素组分。
所述轴承为低阻游隙聚酰胺轴承,其具有一玻璃纤维保持架。
所述筒体的厚度为3.25mm,其直径为159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神华皮带机有限公司,未经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神华皮带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77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