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置板轨道隔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7711.3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429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王平;盛曦;赵才友;史海欧;罗信伟;刘堂辉;胡吉;易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天佑交轨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19/00 | 分类号: | 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宋南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置板 轨道 隔振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浮置板轨道隔振器,涉及轨道减振技术领域。该浮置板轨道隔振器包括多个隔振单元,每个该隔振单元均包括振子环、弹性环以及弹性支撑组件,每个该振子环套设于一个该弹性环外,每个该弹性环套设于一个该弹性支撑组件外,且该多个隔振单元通过该弹性支撑组件依次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浮置板轨道隔振器具有减振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维修工作量更少、综合性能更加优越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减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浮置板轨道隔振器。
背景技术
目前,减振等级分为中等减振、高等减振及特殊减振三个等级。对于中等减振路段,主要采用弹性短轨枕、GJ-Ⅲ减振扣件、lord扣件来降低振动强度;对于高等减振路段,主要采用先锋扣件、梯形轨枕来达到减振目的;对于特殊减振路段,则采用钢弹簧浮置板来减振降噪。城市轨道交通中采用了种类形式丰富的减振降噪措施,但目前各类减振降噪措施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弊端与不足之处。
目前国内外对铁路轨道结构振动的控制,按所采用的手段区分,有消振、隔振、吸振、阻振和结构修正五种振动抑制方法。这五种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均有一定的应用,但各种方法均有明显的局限性,如消振最常用的技术打磨钢轨和碹轮耗时耗力、缩短钢轨及车轮使用寿命;隔振在减少某一部分轨道结构的振动的同时会引起其它部分轨道结构振动的增加;吸振难以实现控制轨道结构的中低频振动;阻振所采用的阻尼器或阻尼元件的阻尼性能受温度和频率的影响较大,因而其减振效果不够稳定;结构修正需要修改轨道结构动力特性参数,可能会引起列车行车安全问题,因而这些方法在高速铁路中都不一定实用。
研发减振降噪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维修工作量更少、综合性能更优秀的减振降噪产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重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浮置板轨道隔振器,以达到浮置板轨道隔振器的减振降噪效果更好、使用寿命更长的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浮置板轨道隔振器,所述浮置板轨道隔振器包括多个隔振单元,每个所述隔振单元均包括振子环、弹性环以及弹性支撑组件,每个所述振子环套设于一个所述弹性环外,每个所述弹性环套设于一个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外,且所述多个隔振单元通过所述弹性支撑组件依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支撑组件包括连接件与弹性件,属于同一个所述隔振单元的所述弹性环套设于所述连接件外,所述连接件套设于所述弹性件外,每相邻两个所述隔振单元的其中一个所述隔振单元的所述弹性件套设于另一个所述隔振单元的所述连接件外。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隔振单元竖直设置,自上而下的第一个所述隔振单元设置有两个连接件,所述两个连接件通过所述弹性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半径为30mm~50mm。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环的厚度为25mm~35mm。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环的厚度为28.7mm。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环的弹模为1.5MPa~4MPa。
进一步地,所述弹性环的弹模为2.4MPa。
进一步地,所述振子环的厚度为30mm。
进一步地,所述浮置板轨道隔振器包括四个所述隔振单元。
相对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天佑交轨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南交通大学;成都天佑交轨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77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沿楼梯爬行的升降机
- 下一篇:一种带平衡装置的楼道自动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