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下隧道的接头连接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6642.4 | 申请日: | 2017-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6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贺维国;范国刚;宋超业;张美琴;褚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67 | 分类号: | E02D29/067;E02D2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隧道 接头 连接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隧道的接头连接机构,属于交通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江、河、湖泊和岛屿众多,近年来多采用对环境、景观影响小的水下隧道方式。水下隧道接头防水是整个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以往水下隧道都埋设在水底以下的土层内,隧道断面大,接头受力复杂,接头防水工艺复杂、工序多、施工难度大、工期长、造价高。对于水下无覆土的隧道受力模式与水下有覆土的隧道完全不一样,故其接头不宜照搬有覆土水下隧道接头连接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施工难度小、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的水下隧道的接头连接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水下隧道箱梁结构、桩基、托梁、箱梁端部拉合基座、橡胶止水带、拉合螺栓、缓冲垫层;所述的水下隧道箱梁结构的底部与托梁相互配合;所述的托梁的底部设有桩基;所述的水下隧道箱梁结构的两侧均设有箱梁端部拉合基座;所述的箱梁端部拉合基座内镶嵌有橡胶止水带;两个箱梁端部拉合基座之间设有缓冲垫层;且两个箱梁端部拉合基座通过拉合螺栓定位并紧固。
作为优选,所述的箱梁端部拉合基座上预留预留拉合螺栓孔。
作为优选,所述的橡胶止水带设置在预留拉合螺栓孔的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的水下隧道箱梁结构的断面面积大于等于12平方米。
作为优选,所述的箱梁端部拉合基座的底部与水底相互配合;所述的水面在水下隧道箱梁结构的顶部,水下隧道箱梁结构与水面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本发明操作时,根据水下地形及线路需求拟合出隧道线路平面、纵断面线型;根据线路平、纵断面线型,将隧道箱梁结构分成若干段,每段箱梁长度可不小于120m;箱梁间接头附近设置桩基和托板,托板顶面标高与隧道结构底板标高相同;在施工桩基和托板同时,预制隧道箱梁;将端部拉合基座与箱梁同时预制,形成整体;在拉合基座外侧布置止水带;将箱梁吊装在水下桩基础上后,通过拉合螺栓将预制箱梁拉合连接形成隧道。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水下隧道的接头连接机构,施工难度小、工艺简单、施工速度快、成本低,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水下工程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 是本发明的连接示意图;
图2 是图1的A-A剖面图;
图3本发明中箱梁端部拉合基座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水面;2-水底;3-水下隧道箱梁结构;4-桩基;5-托梁;6-箱梁端部拉合基座;7-橡胶止水带;8-拉合螺栓;9-缓冲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包含水下隧道箱梁结构3、桩基4、托梁5、箱梁端部拉合基座6、橡胶止水带7、拉合螺栓8、缓冲垫层9;所述的水下隧道箱梁结构3的底部与托梁5相互配合;所述的托梁55的底部设有桩基4;所述的水下隧道箱梁结构3的两侧均设有箱梁端部拉合基座6;所述的箱梁端部拉合基座6内镶嵌有橡胶止水带7;两个箱梁端部拉合基座6之间设有缓冲垫层9;且两个箱梁端部拉合基座6通过拉合螺栓8定位并紧固;所述的箱梁端部拉合基座6上预留预留拉合螺栓孔;所述的橡胶止水带7设置在预留拉合螺栓孔的内侧;所述的水下隧道箱梁结构3的断面面积大于等于12平方米;所述的箱梁端部拉合基座6的底部与水底2相互配合;所述的水面1在水下隧道箱梁结构3的顶部,水下隧道箱梁结构3与水面1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本具体实施方式操作时:
1、根据水下地形及线路需求拟合出隧道线路平面、纵断面线型。
2、根据线路平、纵断面线型,将隧道箱梁结构3分成若干段,每段箱梁长度可不小于120m。
3、箱梁间接头附近设置桩基4和托板5,托板5顶面标高与隧道结构底板标高相同。
4、在施工桩基4和托板5同时,预制隧道箱梁3。
5、将端部拉合基座6与箱梁3同时预制,形成整体。
6、在拉合基座3外侧布置止水带。
7、将箱梁吊装在水下桩基础上后,通过拉合螺栓8将预制箱梁拉合连接形成隧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66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尘可移动接料器
- 下一篇:一种碳化硅砂浆搅拌机的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