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驱动杆件的电磁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5607.0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4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燕;王明星;付强;王凯斌;王宇哲;姚蕊;胡浩;黄仕杰;岳友岭;甘恒谦;吴明长;孙京海;孙才红;李建军;金乘进;南仁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张宇锋 |
地址: | 10001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驱动 电磁 防护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驱动杆件的电磁防护结构,所述电磁防护结构包括电机屏蔽壳体和运动支杆防护罩;其中,所述电机屏蔽壳体与驱动杆件的外壳连接;所述运动支杆防护罩的一端固定在驱动杆件的外壳上,另一端固定在驱动杆件的运动支杆末端;所述运动支杆防护罩的两端部之间为屏蔽布。本申请的电磁防护结构具有通用性,屏蔽壳体为组装式结构,拆卸方便;由于驱动杆件存在相对运动,本申请在相对运动处采用柔性屏蔽材料进行屏蔽;将屏蔽材料一端固定于与杆件有相对运动的外壳,另一端固定于运动杆件末端,屏蔽材料随杆件运动;可有效避免干扰信号的泄漏,达到了良好的屏蔽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动杆件的电磁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驱动杆件广泛应用于各类应用场合如射电天文、航空舰船等应用领域,这类杆件通常是在电力和电子设备的测量和控制下实现功能,电力和电子设备的电磁干扰需要进行防护,以便在特定的环境下正常运行。驱动杆件的电磁防护主要考虑电机、驱动和控制模块、运动杆件的屏蔽措施等;主要目的有两类,第一类是屏蔽并减少驱动杆件的电力电子设备的干扰,以免对外部探测器的性能和效果造成影响;第二类是避免外部复杂的电磁环境对驱动杆件的电力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导致驱动杆件功能失常。
由于驱动杆件是运动部件,这类系统中部分结构的边界是运动的,往往给传统的屏蔽措施带来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驱动杆件的电磁防护结构,其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驱动杆件的电磁防护结构,所述电磁防护结构包括电机屏蔽壳体和运动支杆防护罩;其中,所述电机屏蔽壳体与驱动杆件的外壳连接;所述运动支杆防护罩的一端固定在驱动杆件的外壳上,另一端固定在驱动杆件的运动支杆末端;所述运动支杆防护罩的两端部之间为屏蔽布。
进一步,所述电机屏蔽壳体上设置有通风波导窗、电源滤波器和信号滤波器。
进一步,所述电磁防护结构还包括防护支架,所述防护支架为波纹管,所述防护支架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运动支杆的运动部分的两端部。
进一步,所述电机屏蔽壳体与驱动杆件的外壳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导电衬垫后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所述运动支杆防护罩与驱动杆件外壳连接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壳体,所述固定壳体与驱动杆件外壳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导电衬垫后通过螺钉固定。
进一步,所述运动支杆防护罩与运动支杆末端的连接处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与运动支杆末端的连接处设置导电衬垫后通过螺钉固定。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电磁防护结构具有通用性,屏蔽壳体为组装式结构,拆卸方便;由于驱动杆件存在相对运动,本申请在相对运动处采用柔性屏蔽材料进行屏蔽;将屏蔽材料一端固定于与杆件有相对运动的外壳,另一端固定于运动杆件末端,屏蔽材料随杆件运动;可有效避免干扰信号的泄漏,达到了良好的屏蔽效果。由于本申请的结构不仅可以实现良好的电磁屏蔽,还能实现良好的环境防护,所以特别适合于在恶劣环境下工作,对电磁屏蔽要求较高的情况,如射电天文、航空和舰船等领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电机屏蔽壳体与驱动杆件外壳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运动支杆防护罩与驱动杆件外壳和运动支杆末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防护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56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正四边形结构的电磁脉冲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屏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