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15530.7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3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维;张乔轩;张学敏;宫全胜;李德东;宋林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学维 |
主分类号: | F03D80/30 | 分类号: | F03D80/30;H01T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赵熠 |
地址: | 300221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固定 物体 雷击 保护装置 | ||
1.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包括移动物体或固定物体,在移动物体或固定物体内设置有下端接地的金属接地导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接地导体的上端电连接一向移动物体或固定物体外侧较高位延伸的负极板下端,该负极板设置在一介质板一侧表面的下端,该介质板另一侧表面的上端设置正极板,正极板的上端或正极板与介质板的上端设置一导电针座,在导电针座的弧形表面上设置多个末端为尖针状的导电针,该导电针与正极板之间电连接,正极板的下端与负极板的上端在竖直方向的投影之间保留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介质板的下端和其上设置的负极板的下端均嵌入风电发电机组的一个叶片的上端内,或者一个负极板的下端嵌入风电发电机组的一个叶片的上端内,负极板的下端通过连接片和螺栓与叶片内设置的金属接地导体上端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介质板下端设置的负极板通过连接片和螺栓与移动物体或固定物体上设置的金属接地导体上端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介质板下端设置的负极板通过连接片和螺栓与移动物体或固定物体上设置的伸缩杆内的金属接地导体上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一个介质板下端设置的负极板通过连接片和螺栓与一伸缩杆上端的金属接地导体一端电连接,该伸缩杆下端通过支架摆放在地面,该金属接地导体另一端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针的高度为50~500毫米;
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高度为50~300毫米,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厚度为3~30毫米,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宽度为20~500毫米;
所述介质板的高度为120~800毫米,介质板的厚度为10~40毫米,介质板的宽度为20~500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针的高度为50~500毫米;
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的高度为50~300毫米,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厚度为5~30毫米,正极板和负极板的宽度为50~400毫米;
所述介质板的高度为120~800毫米,介质板的厚度为10~40毫米,介质板的宽度为50~400毫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下端部为由外侧至内侧逐渐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负极板上端部为由外侧至内侧逐渐向上倾斜的斜面,二者与介质板接触的下端部位置处为直线边或锯齿边或弧形边。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板和负极板由金属复合石墨材料制成,所述介质板由高阻抗的材料制成,所述金属复合石墨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⑴将石墨和金属粉末加入球磨机内常温下研磨成混合粉末,石墨与金属粉末配比为60~95%:5~40%;
⑵将混合粉末加入模具中一层,覆盖一层碳纤维织物,其上覆盖一层混合粉末,压实;
⑶再覆盖一层混合粉末,再覆盖一层碳纤维织物,再覆盖一层混合粉末,压实;
⑷将模具放入真空环境中,在压力300~600MPa的条件下,压实3~5分钟后成型;
⑸成型后取出进行烧结,烧结温度750~1000摄氏度,保温时间为4~8小时后制得成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移动或固定物体的防雷击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步骤⑵所述压实后再铺一层细铜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学维,未经张学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55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