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精确控制扭绕节距的绕线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15145.2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290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肖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智汉电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12 | 分类号: | H01B13/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赵永强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确 控制 扭绕节距 绕线机 | ||
本发明涉及绕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精确控制扭绕节距的绕线机,包括旋绕机座,所述旋绕机座设置有驱动机构和用于扭绕线缆的旋框,所述旋框滑动连接有供线缆通过的导轮组和用于驱动导轮组滑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旋框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收线轴的收线装置,所述驱动机构至少驱动旋框旋转;所述旋框的旋转速度S1大于收线装置的旋转速度S2,使用本绕线机,不但操作方便,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可将绕线的节距精度控制得更精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绕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确控制扭绕节距的绕线机。
背景技术
绕线机主要是用于成型多条线缆而成的自动绕制设备,其广泛的应用于电力电缆、通信光缆及各种低电压合成电线等。
现有的绕线机在绕制线缆时,其对线缆绕制的节距大多只能通过收线速度来控制,所述节距是指单线之间相互绕制时形成的螺旋长度距离,这种控制往往较为被动,其原因在于:线缆在绕制时,收线的速度总是在发生变化的,即卷线轴在收线时半径是呈渐近放大状态,此时,收线的速度就越来越快,如果收线的速度不能进行较好的控制,则无法取得较为精确的绕线节距控制,这种现象已属于本行业发展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绕线机的发展,本发明人经过多次的试验和反复的修改,终于作出了新的发明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精确控制扭绕节距的绕线机,本绕线机具有操作方便和绕线节距控制精准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精确控制扭绕节距的绕线机,包括旋绕机座,所述旋绕机座设置有驱动机构和用于扭绕线缆的旋框,所述旋框滑动连接有供线缆通过的导轮组和用于驱动导轮组滑动的动力装置,所述旋框内设置有用于安装收线轴的收线装置,所述驱动机构至少驱动旋框旋转;所述旋框的旋转速度S1大于收线装置的旋转速度S2。
进一步的,所述旋绕机座设置有主轴组件A和主轴组件B,所述旋框的一侧与主轴组件A连接,所述旋框的另一侧与主轴组件B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驱动主轴组件A或/和主轴组件B转动。
优选的,所述收线装置包括第一抵接头、第二抵接头和副电机,所述第一抵接头与主轴组件A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抵接头与主轴组件B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抵接头可伸缩地与第一抵接头配合用于抵接收线轴,所述第二抵接头连接有副传动轴,所述副电机控制副传动轴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抵接头包括顶锥头与顶锥头连接的丝杆,所述丝杆与主轴组件B螺接,还包括用于驱动丝杆转动的第一电机。
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顶锥头设置有用于锁定收线轴的侧面的伸出支柱,所述伸出支柱连接有驱动弹簧。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主传动轴和用于驱动主传动轴的主电机,所述主传动轴连接有用于带动旋框转动的第一同步轮。
更进一步的优选,所述主传动轴还设置有第二同步轮,所述绕线机设置有行星差速器,所述行星差速器包括大齿圈、太阳轮和带有多个行星轮的行星架,太阳轮与行星轮啮合,行星轮设置于大齿圈内并与大齿轮啮合,所述第二同步轮与大齿圈传动连接,所述副电机与太阳轮传动连接,所述行星架与副传动轴连接。
进一步的,述旋框设置有导轨,所述导轮组包括滑动座和设置于滑动座上的若干个导线轮,所述滑动座与导轨滑动连接,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滑动座横向往复移动。
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包括减速电机和与减速电机传动连接的减速箱,所述减速箱通过同步带带动滑动坐沿导轨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旋绕机座设置有圆弧外罩,所述旋框设置于圆弧外罩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智汉电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智汉电工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151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柔性碳纳米管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叠置式并线模具